医疗的领域非常宽阔,既包括医院看诊等刚性需求,也包括医美等消费需求;既是传统行业,也是一片创新沃土。既有公立医疗,也有私营医疗差异化发展。医疗领域有着非常多的细分板块,各个子板块呈现出的特征不同,受到的疫情影响也不尽相同。
01 疫情下的医疗众生相
从细分领域来看,因疫情带来的正面影响主要为防疫抗疫企业。对于医院而言,在2020年疫情初期受到一定短期影响,但由于其较为刚性的需求,从近两年的维度来看影响不大。对于CXO板块而言,疫情则带来了较为正面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很多CXO公司在全球抗疫中发挥积极作用,包括参与了一些小分子抗病毒类药物,或一些中和抗体及疫苗的研发和制造环节。
在创新药领域,由于创新药通常是满足一些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新药需求是相对刚性的,疫情对创新药销售方面的影响有限。疫情对创新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创新药的研发周期上,例如临床入组、临床试验物流运输、后期随访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迟。
在医疗器械领域,短期看,疫情对医疗器械企业资金链、供应链、生产销售等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长远来看疫情的爆发将促进市场对医疗器械需求的大幅增加及重视程度提升,尤其是与呼吸、应急防控、重症病房建设及病后康复相关产品,将在疫情后市场扩容及基层下沉过程中迎来需求高峰。
02 应“疫”而生医疗新趋势
疫情在对医疗行业造成一定冲击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医疗新趋势:
1、由于疫情阻碍了部分线下医疗场景,互联网医院网上诊疗的数量呈现出显著提升的态势。
2、民众对疫苗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人们通过疫情对整个呼吸道疾病的认识更清晰,疫苗接种率包括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的接种率,近年来呈持续明显上升趋势。
3、医疗新基建迎来快速发展。持续的疫情让我国意识到了医疗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比如ICU病床数不足,抗感染科室的数量也有限,在这些细分方向上也观察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03 后疫情时代的医疗投资热点
受益于国内的工程师红利等因素,CXO一直是医疗行业的重点投资板块。对于CXO而言,疫情带来了较为正面的影响,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很多CXO公司在全球抗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包括参与了一些小分子抗病毒类药物及一些中和抗体疫苗的研发和制造。
创新药,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中国的创新药企在新药研发时间等各方面正逐渐缩小与海外公司的差距,尤其在研发能力方面。但众所周知,创新药的研发成本高,周期非常长,不到最后“撞线”(即获得相关药品监管机构批准),难言伯仲。
若您觉得CXO、创新药,门槛高、风险大难以企及,不妨关注这个赛道:
中国有14亿人口和不断壮大的中低收入人群,这支撑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同时,中国社会也逐渐步入老龄化,这将催生新的医疗需求。在医疗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医保结构优化的大背景下
老龄化社会正在孕育商机
从长期视角来看,我们对医疗行业整体十分看好。首先,横向对比来看,202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是6.5%,而这个数字在美国高达17%;随着国内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认为中国医疗支出的GDP占比将逐步提升。
另一方面,随着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的比例也随之升高。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是18.7%,说明中国目前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这将为医疗行业带来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根据目前所推崇的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深化医改、应对老龄化、增进亿万家庭福祉的惠民举措,也能带动大量就业,带来养老产业升级的巨大市场机会,随着养老产业的升级,疗养类、检测类、护理类、康复类等相关养老器械将迎来更大市场机遇。
各地不论是现有医疗机构加强康复专科建设,还是优先推动一批一级、二级医院直接转型康复医院,终端康复需求都将进入加速释放阶段。
来源:威诺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