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伊始,移动医疗市场发展迅速,其中药品O2O领域在继餐饮、交通、电影娱乐等领域之后迅速发展,相比于从问诊、挂号等医疗环节切入O2O市场,药品O2O则通过提供药品送货上门服务尝试将线上和线下连接起来。
目前,市场上的药品O2O模式在重模式和轻模式都有探索,重模式通过自建配送体系或购买药店改建仓储,提供相对标准化的服务切入市场,比如像金象网、快方送药等都是采用重模式;轻模式则是和药店开展合作由药店配送药品,药急送、U医U药抢单模式、药给力、搜药送的派单方式以及叮当快药的打通药企、药店、消费终端的全产业链方式都数比较轻的模式。从现有模式上看,能够整合前端资源的重资产药品O2O模式在未来竞争格局中更可能胜出。
在产业链前端,资源整合强能力意味在药品种类及价格方面具备更多优势。目前药品O2O企业在品种领域更多受制于合作的连锁药店,药店有产品控制的权利,传统大型连锁药店未必会将所有优质产品放到线上平台——这和传统零售品牌商控制电商销售品种的做法很相似;与此同时,医药领域目前只有非处方药和医疗器械可以在网上进行销售,品种相对单一,因此,拥有药企行业资源——拿到更低的成本,具备药企新药特药的一级代理权,对于在产品及价格方面的优势则更加突出。
药品O2O产业链末端的消费群体对于“快速送货上门”有刚性需求,“最后一公里”在药品配送领域至关重要。不同于其他品类,药品购买本身属于低频需求,网购药品更多是在突发身体不适、出差或外出等特殊场景,最大的痛点在于“快速送货上门”,目前无论是“一小时送到家”、“30分钟送到家”、“28分钟送到家”,所有的平台均以“快速送货上门”为主要切入点,因此,强大的物流体系的效率和服务对于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有天然优势。
满足用户服务需求是药品O2O增值价值所在,标准化药品服务倾向重模式。在当前不能用医保支付、价格和传统药店相比不具备太多优势的情况下,药品O2O核心价值在于提升用户满意度。目前药品O2O提供的服务比较同质化,基本都是围绕“送药”做文章,其实用户在购药前和购药后都有服务需求,在用药选择、用药禁忌、服用注意事项等咨询服务领域还有很多价值可挖,这些服务需求是传统药店不具备的差异化优势。而药品服务本身更倾向于重模式,原因在于目前药店专业药剂师或医师资源短缺、质量良莠不齐,如果完全依赖药店资源在服务质量上很难管理,自建专业服务团队在模式上虽然比较重,但是更便于为用户提供标准化服务,管控服务质量。
药品安全性顾虑需要树立安全性、专业性的品牌。目前相比于其他商品,药品的网络零售仍处于初级消费市场,其中对药品品质和安全性的顾虑是主要问题。轻模式以“媒介”身份搭建传统药店和消费者的平台,纵然在采购、销售和配送各个环节的成本更低,但是面临药店质量参差不齐、药品品质难保障的风险。因此,深耕线下、具备自营药店的品牌平台在竞争中更有优势。
- 上一篇:医药电商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 下一篇: 药品审评大革新!CFDA药品审评中心上海分中心获批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