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医药市场价值将达到1200亿美元,极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医药消费国。强大的医药市场价值,再加之新医改的深化和国家宏观政策对医药流通领域调控力度的加大,新一轮的物流建设潮将卷土重来。
医药物流建设潮流兴起,冷链或将成为大赢家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医药消费要求的提高,让整个医药市场的规模逐步扩大。市场对药品的需求,特别是对需要低温储藏的医药冷藏品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相关数据显示,疫苗类制品、注射针剂、酊剂、口服药品、外用药品、血液制品等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金额占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总销售额的10%左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医药物流,尤其是医药冷链物流进入转换期。
近年来,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国际舞台上经常能看到中国药企的身影,外媒也对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进步给予了肯定。有专家表示,未来生物生化制药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也将成为推动医药冷链物流市场持续扩大的强大动力。
药品安全的问题不仅牵动着患者和家属的心,也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在相关事例中,关于疫苗、温湿度敏感性药品物流过程不当导致的负面事件屡遭曝光,医药冷链物流由此引发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关注。除了上述三个角度外,新医改的深化和相关医药政策的支持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医药冷链物流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医药冷链物流市场前景虽好,行业问题仍待解决
虽然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市场前景看好,但当下的现状却不得不引起行业和企业的重视。
首先是"量"和"质"的问题。在"量"的方面,我国的医药冷链物流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资源存量较少。据统计,2017年,冷藏车保有量14.1万台,铁路方面的冷藏车仅占3%,冷库依旧面临资源结构不合理,存在东多西少、冷冻库多冷藏库少等局面。
在"质"的方面,冷链设备并未与需求达成正比。更重要的是GSP2012版的冷链标准是从原来落后的情况被跨跃式要求到世界的先进标准,我国大部分的冷链设备并没有做好万全准备,一下子过渡到世界标准是难上加难。
其次是专业人才的问题。医药冷链物流对于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懂得物流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医药知识。虽然医药物流行业的人才缺口较大,但目前,大多院校并没有专门设置医药物流专业,企业招聘的物流或医药人才也需要后续培养,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
最后是行业竞争的问题。据有关分析,当前,医药冷链物流主要有两种企业的加入,一种是传统药企,另一种则是社会物流企业。传统药企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方面,而社会物流的加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此外,国务院对第三方药品物流审批认证的举措也将进一步将行业竞争推向高潮。
解决行业难题企业和政府需共同努力
在药品运输中,毛利润最高的就是冷链运输,其也成为众多医药物流企业必争的市场高地。但医药冷链物流并不是任何企业都能涉及的领域,它不仅对药品的仓储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还对冷链设备、配送能力有所挑选。
企业还应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可以与学校合作,毕竟学校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这样不仅节约成本,还能专业培养相关人才。除此之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将优秀的员工送到国外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能够为员工提供较为实际且有效的帮助。
政府应积极出台促进医药冷链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引导医药冷链物流向规模化、集中化、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向发展,从而对整个行业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有关专家还建议政府可以建设公益层面上的医药追溯体系,为医药冷链的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医药法规密集出台及社会对药品质量问题的关注,医药整个供应链的发展在各方面更趋于规范,但涉及医药冷链相关的验证、质量管理、冷链及物流管理的人才严重缺乏,因此,为确保药品冷链完整性,质量可控,提高从事药品物流设施设备验证、质量管理、物流管理和冷链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联盟联合E链商学院决定在2018年5月17-18日在上海召开冷链药品GSP验证及物流供应商审计管理培训班,帮助医药生产、商业流通、医药物流及设施设备企业培训专业管理人才,为企业良性发展助力,培训结束考试合格后将颁发培训证书,为职业生涯发展多了一次专家认可,欢迎报名参加。
➤ 药品冷链物流供应商审计培训讲师
于翡-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物流部经理
于翡老师多年在外资制药企业工作经历,分别任职于供应链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及综合项目管理部。负责建立了罗氏冷链产品经销商质量管理体系,临床试验药品本地质量管理体系,综合项目管理流程,业务可持续性管理体系等,在物流优化,冷链产品质量管理,临床试验药品质量管理,精益管理,项目管理等领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了解国内外质量及冷链管理的差异化并开创新管理模式,可为企业发展提供完善的质量和冷链管理解决方案;
➤ 新版GSP冷链验证精讲培训讲师
唐惠明-哈药集团人民同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质量负责人
唐惠明老师是我国知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实战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版GSP修订专家组成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客座教授,36年国有知名大型医药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经验,参与新版GSP法规及附录起草修订,参与中国药品冷链物流团标的起草,参与黑龙江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南的起草。深度通晓药品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及质量管理要求,专注于药品经营环节中GSP实战培训。讲课注重案例教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使学员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学而致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