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健之佳发布公告表示,将以20.74亿元现金收购唐人医药100%股权,创下国内药店并购的最大金额。
健之佳是立足于云南的连锁药店品牌,旗下共有超3000家门店,2021年A股上市。唐人医药是河北地区的知名药店品牌,拥有近660家门店。
连锁药店行业合纵连横是常态,但这次健之佳收购唐人医药,却体现出几点特殊之处。其次是健之佳刚刚上市不久,今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有6.25亿元。也就是说,
首先就是收购金额大,超过20亿元;现金收购唐人医药,健之佳必须动用两倍以上的杠杆资金。
“这难道不是在掏空上市公司资金?”部分市场人士担心。
从近期药店类企业的发展态势,这或许将成为药店发展的一股新趋势。今年5月,《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里面的条文尤其吸睛。“禁止第三方平台直接参与药品网售”
健之佳这次收购线下药店真的越来越值钱了。唐人医药,估值几乎已经达到二级市场的平均水平。
“掏空钱包,阔大领地”
以云南起步的健之佳,已将药店布置到了四川、广西、重庆等多个地区。截至2022年一季度,健之佳旗下的门店总数达到3134家。
据健之佳表示,之所以要收购唐人医药,源于公司“立足云南、深耕西南、向全国拓展”的战略目标。对唐人医药的收购,可以使健之佳一脚跨入高速发展的京津冀地区。
唐人医药的主力经营地区在河北省,在唐山和秦皇岛的营业规模均属当地第一,另外在辽宁葫芦岛、本溪、锦州、沈阳等地也有布局。
据中康资讯发布的2020-2021年度中国连锁药店直营力百强榜,唐人医药位列第34名。
健之佳20.74亿元的收购价确实不低。公司表示,此次对唐人医药的收购市盈率为24.25,与同行业交易的平均市盈率为24.54倍相比,并不过分。
健识局对比了健之佳所列举的近期几起药店收购案,发现收购市盈率普遍都在20倍以上。
但奇怪的是,二级市场上连锁药店类上市公司,市盈率普遍偏低。
健之佳自身的市盈率仅为15.35;一心堂更低,只有14.63;大参林的市盈率为38.16,老百姓则是30.46。总体来看,一级市场上收购连锁药店的估值很高,已经接近二级市场的估值水平。
“面粉价格已经接近面包的价格”,这是当下连锁药店行业的现状。
健之佳手里并没有那么多现金,因此收购唐人医药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健之佳将以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16.6亿元购买唐人医药3位股东持有的80%的股权;本次交易后,唐人医药将成为健之佳的控股子公司,也即意味着双方将会进行并表;
第二阶段,若唐人医药承诺业绩完成,公司将以4.1亿元的价格购买剩余20%股权。同时,两年年末的门店数与上年相比增长不低于5%,营收增长分别达3%和8%。唐人药业承诺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需分别达到8576.3万元和8629.78万元。
从唐人医药业绩来看,完成业绩承诺不是难事:2020和2021年唐人医药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和8550.55万元。这基本意味着,健之佳高额收购唐人医药已成定数。
药店越来越值钱了
高价收购一级市场的连锁药店标的,已经成为行业整合的趋势。
今年5月,《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网上公示;6月,《意见稿》截止之际,其中“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的表述冲上了热搜。市场哀嚎。
“医药电商可能没有活路了。”
集体焦虑下的解读略显悲观。实际上,国家对第三方平台的管理收紧,只是在不断强调:售药主体必须是药店,而不应该是第三方平台。
这样也意味着:各医药电商要想继续生存,必须依赖于线下的药店。长期以来被低估的药店行业也将迎来转机。要知道,京东健康与2万家药店展开合作;阿里健康通过投资收购入股千家药店。
这也便是健之佳财力微弱,也要吞下唐人医药的原因。在公布了收购唐人医药后,健之佳在投资者活动上表示:2022年公司计划新增900家药店。
在新零售方面,健之佳明确表示:自2011年获得互联网资格证后,便持续在拥抱第三方平台的发展。
实际上,健之佳的收购并非业内首家。就在今年3月,药店巨头老百姓宣布拟以16.37亿元的价格将湖南怀仁大健康超71%的股权纳入麾下;6月份,老百姓旗下第1万家门店在湖南桃江太平路店正式开业,开启“万店时代”。
在医药电商的标准越发严格的背景下,此前一直不受偏爱的药店行业或将迎来一轮估值上涨期。
来源:健识局
- 上一篇: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有望迎来新发展
- 下一篇: 国内医药行业发展向好,企业租赁需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