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资讯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资讯 - 企业要闻 -  企业要闻
23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让利3亿多元
发布日期:2016-02-01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2233

  “以往到医院看个感冒,通常要花费200多元医疗费,实行医改后,差不多能节省50多块钱。”胶州市民王先生说。昨天,市卫生计生委发布消息称,截至去年底,23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共向群众让利3亿多元。

  基本药物制度让利14亿

  市卫生计生委昨天表示,2013年2月1日起,青岛市正式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按进价实行零差率销售。截至2015年底,23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共向群众让利3亿多元,医药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我市一直致力于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持续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146家县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累计为群众提供了“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医疗机构累计垫付资金达30亿。

  我市2010年3月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4年10月,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中标产品的基础上,青岛市增加了100种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充药品。加强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和配备使用管理,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通过省网采购基本药物78亿元,累计为群众减轻用药负担约14.07亿元。

  健康状况指标全国领先

  从居民健康状况改善指标来看,人均期望寿命从2011年的80.1岁提高到2014年的80.98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3岁,高出全国近6岁,处于全省一流、全国领先地位。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由2011年的9.51/10万、3.31‰降为2015年的1.39/10万、2.88‰,名列全国先进行列,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经过长期发展,青岛市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规划建设医疗卫生项目总投资82亿元,新增业务用房120万平方米,增加病床9060张,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2.11倍、1.50倍、1.34倍。

  “十二五”期间,全市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全市户籍人口年均出生率10‰,自然增长率2.5‰,合法生育率达95%以上。

  基层卫生逐步完善

  “十二五”期间,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81所、镇街卫生院98所、村卫生室4536所。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机构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专业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层次逐步提高。2011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待门诊近840万人次;2015年,公立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近1600万人次。从2011年-2015年的调查数据来看: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人次、检验人次逐年增长,开放床位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床日数等效率指标逐年趋于合理,服务项目有增有减,逐渐贴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

  青岛市中医专项资金从原来的每年50万元逐步提高到每年844万元。“十二五”期间,全市有3所中医医院达到三甲,5所达到二甲,新建8所中医医院、80个国医馆。至2015年底,全市建有25所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3421人,中医床位共计5368张,100%的镇卫生院、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2%的村卫生室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实现了中医药服务广覆盖。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