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知识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知识 - 理论热点 -  理论热点
2014年医药行业增速或创新低 仅为13%
发布日期:2015-01-22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851

  2014年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是调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

  随着政策人口红利逐渐退去,医药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外部面临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的压力,内部面临药企之间日益剧烈的竞争压力,企业自身也面临业绩增长的压力。数据显示,2014年,医药行业产值增速预计仅为13%左右,远低于以往20%以上的高速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国家相关政策出现变化,如拟药价放开、拟放开互联网售药、推进医疗市场化改革等,让看似传统的医药行业充满朝气与生机。细细观察这些政策背后的逻辑,无疑是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目前医药行业的运营效率,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医药行业的发展似乎正契合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增长进入换挡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而行业发展要依靠改革、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

  巨大的医疗健康市场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在“新常态”下,企业唯有求变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抓住机遇。当下,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这个行业淘金。阿里集团董事长马云曾表示,下一个能超过他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里。

  行业增速回落至20%以下

  整体业绩将继续承压

  目前,医保基金支出占我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超过30%,是近年来驱动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然而,面对巨额的医保支出,医保基金的缺口问题亟待得到有效解决。医保控费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而从目前的形势看,这将成为一种趋势。

  国家发改委今年11月25日下发了《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欲取消药品最高零售限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由市场竞争形成药品价格。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这份方案得以实施,医保的话语权将增强,而其与医疗机构等相关方的议价能力也将提升。

  而这对调整中的医药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2013年下半年起,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速持续放缓。2014年,受医保控费、招标延缓、新版GMP改造检查等影响,行业增速较往年明显下滑。业界认为,这一增长趋势仍将继续。

  据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预测,2015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增长15%,医药工业销售增长13%;医药工业利润增长11%。从终端来看,我国药品终端市场2014年预计达到12457亿元,同比增长13.4%;2015年药品终端市场将达到14070亿元,同比增长12.9%。

  上述预测的前提是,GDP增幅不低于7%,出口不低于2014年,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增幅不低于8%。据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林建宁预测,从宏观层面来讲,国内GDP增速下降,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据其介绍,2014年前三季度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增速同比下降了12.4%。未来,面对巨额的医保支付,医保控费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强。而这对企业来说,无疑也构成了压力。具体到188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其业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从整体情况来看,据Wind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188家上市药企实现营业收入4958亿元,2013年同期该值为4321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上市药企营业收入比2013年同期增长673亿元,增幅为15.57%;这188家上市药企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8.25亿元,2013年同期该值为328.66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比2013年同期净利润增长49.59亿元,增幅为15%。

  具体到上市公司,数据显示,135家上市药企的净利润比2013年有所上涨。其中超过97家上市公司实现15%以上的增长,其中34家上市公司实现了超过50%的增长,在这之中,部分公司业绩增长的来自于并购重组,而这也将成为未来医药企业实现业绩爆发式增长的重要方式。此外,上市药企的平均销售毛利率有微滑的趋势。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4年前三季度,上市药企的平均毛利率为45.71%、45.15%、45.04%。

  一位上市药企的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医药行业目前已经告别了此前高达20%以上的增长速度,逐渐回落至13%至15%,而这一情况仍将继续。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将继续承压。

  市场化改革从“药”到“医”

  各路大佬抢商机纷至沓来

  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目前医药行业的运营效率,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医改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从目前政府的动作来看,除了推动医药分家、去除“以药养医”外,政府在今年大力推进医疗市场的改革。部分地区推进医生自由执业管理办法,拟将医生从体制的束缚中解脱。业界普遍认为,医疗市场化更给市场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嗅到机会的上市医药企业和资本大佬们一直在努力地抓住医改过程中每一个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其中对药房托管和社会资本办医最感兴趣。

  在我国,医院和医生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卖药。为了遏制以药养医模式的发展,相关人士一直力推医药分家。医药分开的讨论和探索已经持续多年,但医院市场犹如坚冰一样,社会资本很难介入。

  不过,今年政策似乎有所松动。9月份,商务部再次启动医药分开改革,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大部委下发《关于落实2014年度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称将加快清理和废止阻碍药品流通行业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构建全国统一市场;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医药分开;鼓励零售药店发展和连锁经营。不过,上述通知涉及的医药分开改革只涉及到医院的门诊药房,而医院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住院药房。

  对于医院的药房,有人士曾向记者表示,在取消药品加成制度之后,药房将变成医院的成本中心。而药房托管成为相关药企介入医院链条体系的一种方式。据了解,包括康美药业、九州通、嘉事堂、一心堂、华润医药、白云山、国药股份等企业也纷纷加入托管医院药房的大军中。对于医药企业来说,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流通成本,也可以获得稳定的终端,而后者是企业得到的最大的好处。此外,还可以打通医院服务的其他链条。

  除了托管药房之外,上市公司嗅到的另外一个机遇则是社会资本办医。对于社会办医,今年国家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2014年1月份,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2014年4月份,《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2014年5月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4年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是调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

  随着政策人口红利逐渐退去,医药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外部面临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的压力,内部面临药企之间日益剧烈的竞争压力,企业自身也面临业绩增长的压力。数据显示,2014年,医药行业产值增速预计仅为13%左右,远低于以往20%以上的高速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国家相关政策出现变化,如拟药价放开、拟放开互联网售药、推进医疗市场化改革等,让看似传统的医药行业充满朝气与生机。细细观察这些政策背后的逻辑,无疑是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目前医药行业的运营效率,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医药行业的发展似乎正契合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增长进入换挡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而行业发展要依靠改革、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

  巨大的医疗健康市场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在“新常态”下,企业唯有求变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抓住机遇。当下,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这个行业淘金。阿里集团董事长马云曾表示,下一个能超过他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里。

  行业增速回落至20%以下

  整体业绩将继续承压

  目前,医保基金支出占我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超过30%,是近年来驱动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然而,面对巨额的医保支出,医保基金的缺口问题亟待得到有效解决。医保控费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而从目前的形势看,这将成为一种趋势。

  国家发改委今年11月25日下发了《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欲取消药品最高零售限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由市场竞争形成药品价格。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这份方案得以实施,医保的话语权将增强,而其与医疗机构等相关方的议价能力也将提升。

  而这对调整中的医药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2013年下半年起,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速持续放缓。2014年,受医保控费、招标延缓、新版GMP改造检查等影响,行业增速较往年明显下滑。业界认为,这一增长趋势仍将继续。

  据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预测,2015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增长15%,医药工业销售增长13%;医药工业利润增长11%。从终端来看,我国药品终端市场2014年预计达到12457亿元,同比增长13.4%;2015年药品终端市场将达到14070亿元,同比增长12.9%。

  上述预测的前提是,GDP增幅不低于7%,出口不低于2014年,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增幅不低于8%。据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林建宁预测,从宏观层面来讲,国内GDP增速下降,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据其介绍,2014年前三季度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增速同比下降了12.4%。未来,面对巨额的医保支付,医保控费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强。而这对企业来说,无疑也构成了压力。具体到188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其业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从整体情况来看,据Wind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188家上市药企实现营业收入4958亿元,2013年同期该值为4321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上市药企营业收入比2013年同期增长673亿元,增幅为15.57%;这188家上市药企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8.25亿元,2013年同期该值为328.66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比2013年同期净利润增长49.59亿元,增幅为15%。

  具体到上市公司,数据显示,135家上市药企的净利润比2013年有所上涨。其中超过97家上市公司实现15%以上的增长,其中34家上市公司实现了超过50%的增长,在这之中,部分公司业绩增长的来自于并购重组,而这也将成为未来医药企业实现业绩爆发式增长的重要方式。此外,上市药企的平均销售毛利率有微滑的趋势。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4年前三季度,上市药企的平均毛利率为45.71%、45.15%、45.04%。

  一位上市药企的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医药行业目前已经告别了此前高达20%以上的增长速度,逐渐回落至13%至15%,而这一情况仍将继续。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将继续承压。

  市场化改革从“药”到“医”

  各路大佬抢商机纷至沓来

  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目前医药行业的运营效率,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医改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从目前政府的动作来看,除了推动医药分家、去除“以药养医”外,政府在今年大力推进医疗市场的改革。部分地区推进医生自由执业管理办法,拟将医生从体制的束缚中解脱。业界普遍认为,医疗市场化更给市场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嗅到机会的上市医药企业和资本大佬们一直在努力地抓住医改过程中每一个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其中对药房托管和社会资本办医最感兴趣。

  在我国,医院和医生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卖药。为了遏制以药养医模式的发展,相关人士一直力推医药分家。医药分开的讨论和探索已经持续多年,但医院市场犹如坚冰一样,社会资本很难介入。

  不过,今年政策似乎有所松动。9月份,商务部再次启动医药分开改革,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大部委下发《关于落实2014年度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称将加快清理和废止阻碍药品流通行业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构建全国统一市场;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医药分开;鼓励零售药店发展和连锁经营。不过,上述通知涉及的医药分开改革只涉及到医院的门诊药房,而医院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住院药房。

  对于医院的药房,有人士曾向记者表示,在取消药品加成制度之后,药房将变成医院的成本中心。而药房托管成为相关药企介入医院链条体系的一种方式。据了解,包括康美药业、九州通、嘉事堂、一心堂、华润医药、白云山、国药股份等企业也纷纷加入托管医院药房的大军中。对于医药企业来说,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流通成本,也可以获得稳定的终端,而后者是企业得到的最大的好处。此外,还可以打通医院服务的其他链条。

  除了托管药房之外,上市公司嗅到的另外一个机遇则是社会资本办医。对于社会办医,今年国家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2014年1月份,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2014年4月份,《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2014年5月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同路生物拥有7个品种、共32个规格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下属单采血浆站14家(含3家筹建)。此外,收购价格较高的企业还包括梅花生物以38.22亿元收购伊品生物100%股权;复星医药以18.6亿元收购奥鸿药业28.146%的股权,后者曾谋求A股上市;北大医药以14亿元的价格收购一体医疗进军医疗服务。

  另外,今年以来,受国家发布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的政策支持,医疗器械行业的并购案例也较多。据申银万国行业分类,医疗器械行业总计有20家上市公司,包括鱼跃医疗、华润万东、九安医疗、乐普医疗、尚荣医疗、博晖创新、凯利泰、楚天科技、千山药机、和佳股份、三诺生物、山东药玻、新华医疗等13家公司均发布了停牌筹划重大事项的公告。

  在医疗行业并购重组不断井喷的同时,一些医药上市公司开始探索新的并购模式——通过设立投资并购基金的方式购买资产。据不完全统计,在A股医药上市公司中,参与设立投资并购基金的上市药企有北大医药、爱尔眼科、一心堂、达安基因、仟源医药、中源协和、乐普医疗、泰格医药、中恒集团、迪安诊断、莱美药业、昆明制药、健民集团等。而这12家上市药企设立的并购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2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公司成立基金是为了特定的标的,而有些公司成立基金则为了或有的并购。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向记者介绍,公司通过并购基金的方式收购的标的,不仅可以使公司借助外部力量顺利实现发展战略,也可以使这些标的通过基金的指导,运作更加规范,降低这些标的日后被上市公司收购后可能产生的风险,更好地保护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参与医药行业重组的上市公司中,也有一些非医药类行业积极参与。据统计,包括天马精化、兄弟科技、宜华地产、尖峰集团、中元华电、姚记扑克在内的上市公司都参与到医药类企业收购投资大军中。

  不过,医药行业的并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上述90家发布停牌公告的上市药企中,有13家公司终止重大事项。

  有业内人士预计,相比国际市场,国内的医药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为了实现外延式增长,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将大规模的出现,而这成为未来几年市场的热点。

  医药国企混改破题

  旗下资产整合有望加速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国企深化改革拉开了序幕。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医药行业主体和领导企业还是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避免单一产权结构下的诸多问题,盘活国有资产,提升其市场价值。

  据Wind数据,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A股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包括:华润旗下华润三九、华润双鹤、东阿阿胶、华润万东,国药系包括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天坛生物、现代制药,通用系下中国医药。此外,实际控制人为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上市药企包括上海医药、白云山、云南白药、华北制药、哈药股份等40家,另外还有5家高校企业,包括北大医药、交大昂立、紫光古汉、山大华特、达安基因。

  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这54家国企实现净利润为131.18亿元,而同期188家上市药企总计实现利润378.25亿元。这意味着54家国字药企实现的净利润仅占该行业上市公司利润总和的34%。如何盘活这类企业的营运能力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2014年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通报了关于国资国企改革试点的有关情况。根据试点工作需要,国资委选择了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简称:国药集团)作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和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据了解国药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天坛生物、现代制药这四家上市公司。

  国药集团表示,已经实现混合所有制的子企业,要在股权层面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此外,要加快推进集团内没有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全资子企业尽快改革。通过这次试点,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保障企业按市场规则独立自主经营,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关人士透露,国药集团已经对部分二级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改进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国药集团旗下非上市公司或将成为重点。据了解,国药集团旗下还有11家非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中国国际医药卫生公司、中国科学器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资产注入的预期外,市场预期国字药企进行整合的可能性很大,而先前这类案例并不少。如通用系(中国通用技术控股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天方药业和中国医药已经完成合并,中国医药将作为通用旗下医药资产的整合平台。华润集团曾欲整合旗下医药资产,筹划华润双鹤、华润三九资产重组。虽然此项重组最终告吹,却对外透露了一个讯息,那就是华润集团旗下资产仍有整合可能。

  此外,2013年,广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旗下两大医药上市公司广州药业和白云山进行合并,欲打造千亿级龙头企业;重庆市涪陵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太极集团、西南药业、桐君阁之间的整合也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