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第八条明确提出: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应当按照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处方的标准、格式、有效期等,应当符合处方管理的有关规定。这被业界解读为明确B2C平台可以销售处方药。而在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互联网+”后,这一预期更是进一步得以强化。
目前,处方药市场规模超8000亿元,但80%多在医院销售,而国内医药电商行业则长期增长缓慢,规模不足药品零售市场的1%。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放开是大势所趋,都讨论了无数次了”,放开处方药网售对行业是重大利好,因为放开将孕育一个新的交易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高效率、透明、便捷,还将有助于药品流通降费、增效。
在网售处方药即将放开的预期下,电商平台、医药公司、制药企业纷纷投资布局医药电商。2014年,阿里、京东、一号店三大电商均拿到了互联网药品交易平台证书;康爱多、七乐康、壹药网等医药电商拿到融资后都在为即将放开的处方药网售做物流方面的准备;好药师、海王星辰等传统药店也开始布局网上药店;以岭药业、广药白云山、神威药业集团等制药企业则成立了各自的网上药店。2015年伊始,“BAT”三巨头更是加速在移动医疗领域跑马圈地,分别围绕挂号、支付、药品打造自己线上线下的生态体系,尤其是在阿里健康公告通过发行股份和可换股债券来支付收购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营运权后,市场认为这分明就是在为下一步网络处方药政策的开放埋好伏笔。不可否认,在“互联网+”的感召下,随着“BAT”的快速推进,医药电商已有春笋渐成竹林之势!
上海医药:3月9日公司公告称将与电商管理团队(季军)共同投资设立上海医药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大健康云商将着力打造线上电子处方平台、药品数据平台和患者数据平台,线下为专业药房、医院合作和托管药房、社会零售药房,形成医院处方药OTO闭环销售,定位与“阿里健康”类似。中长期,大健康云商平台掌握医院处方流向,形成药品近乎垄断销售渠道,可以向上游制药商开展集中采购。药品数据平台和患者数据平台累积海量慢性病患者大数据,为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和PBM奠定基础。简而言之,上药本次涉水医药电商,核心在于打造“电子处方”、“药品数据”以及“患者数据”三大平台,提供线上线下解决方案,并将处方药的网售列为未来的销售重点方式。
随着公司电商战略的推进,近期有关公司新动向的消息也不断浮出水面。据悉有供货商到公司,公司所有高管很忙,在和互联网大佬签订合作社协议,涉及到的公司就是腾讯和京东;同时在5月7日上海医药有一个对外的电商发布会,将召集所有医药界大佬(礼来公司已经收到邀请,美国礼来制药是一家全球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医药公司,致力于为全人类提供以药物为基础的创新医疗保健方案),也就意味着公司同互联网大佬打造的医药电商平台已经水到渠成。此外,互联网大佬同各个地区都开始了紧密的合作,4月13日腾讯就和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协议,共建“互联网+”智慧城市,上海医药作为医药流通领域的超级航母,腾讯互联网医药战略花落上海医药也是合情合理。对此,我们电话求证上海医药后,得到的回复是:公司与腾讯等有接触,但具体合作尚未展开,不排除未来有这种可能性;5月7日的电商发布会,证券事务代表那边还没得到通知。虽然回复的结果看上去稍显模糊,但公司并未否认与互联网大佬进行合作这一基本事实。另外,有消息称这两天公司的高管都在香港,给机构路演。这是否是混改停牌的前奏?!市场难免不联想到公司高层在2014年上半年财报披露时的表态“公司内部已做好准备”。
作为全国性医药商业龙头,同时也是上海市最为重要的医药国资上市平台,公司制定了“三年基础发展、六年登高发展、九年腾飞发展”的“三三三”发展规划。2015年,是公司三年基础发展(2013年-2015年)的收官之年,公司的业绩目标是努力实现营业收入及股东应占利润两位数增长,并保持良好经营质量。市场认为,这次上药谋定而后动,运用自身优势,从最痛点快速切入,扬长避短地发动进攻,不但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而且能更好地构建出区域护城河和业务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