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资讯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资讯 - 权威视点 -  权威视点
药品招采 行政化还是市场化更有效?
发布日期:2015-11-12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1069

  国务院29号令要求各地政府简政放权,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有效释放市场活力,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坚持民意为先、问题导向,围绕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在放权上求实效,在监管上求创新,在服务上求提升,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创业和创新需求为导向,为万众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国务院新近推出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更明确提到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决定价格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2020年将建立和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及价格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价格作用,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尊重企业自主定价权,消费者自由选择权,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

  药品招采,由谁来定?

  药品招采领域过多的行政干预,将医改变相为药改,则明显与以上尊重市场、尊重民意、尊重企业和行业、尊重科学管理、公平竞争和市场规律的治国新政和新气象有着时代的反差。

  安徽全省推行零差率、集中使用医保、农保、基药产品,挂网价格进一步走低,人均医疗费用却逆向上涨。北京人均住院费用二万多,也已超过以往大病治疗费用。将医改衍变为药改,未注重系统化从根源着手治理和根据地区基础状况差异化治理、违反市场化原则的后果,则是造成药品越降价越失去生存空间,民众和国家负担进一步加剧,医疗机构产品匮乏,城市医院没有合适的药开,不少贵族基药则活跃在农村基层医院。企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投入拼进各种目录,研发成本和市场成本陡升,企业生存和员工温饱不保,大量新药和准新药陷入困局,医药行业增长遭遇霜降,未来民众健康失去新医药成果的保驾护航。

  政府决定价格,还是市场决定价格,低价药的命运已经说明了一切。当产品价格越招越低,或者存在不同的价格竞争机制,价格越低的越是被医疗机构所淘汰。比如一品两规和质量层次分组优先保障的是进口合资药。妇、儿、急救用药直接挂网,不得干预医院购进价格,就成了药价拼杀寒冬中的万绿丛中一点红,成为监管盲区。国家三令五申不得进行各种形式地方保护,地方保护依旧堂而皇之地存在。已近白热化的限抗大潮中,依然有不少高价药品借助目录的稀缺名额开辟出的青山绿水活得格外轻松滋润,众多常用药品则被目录排斥在医疗机构之外。招标规则中更是存在大量或过度干预、或人为操纵、或忽紧忽松前后互斥对立的内容,建议政府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公开透明、一体化、系统化、专业化地进行管理和完善。

  各地招标,从目录制定到最终结果公布执行,企业和客户需要消耗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和投入,每个环节都要公关。二次议价、药房托管等各种乱象趁乱搭车,纷纷和行业与企业狮子口大开,如何体现简政放权,公平竞争,支持市场化建设和廉政建设?又如何不加剧企业本已沉重的负担,最终只能继续加剧民众和国家的负担。

  招标能否决定用药?

  国家再次重申医改试点城市以外不得进行二次议价,令医药行业和企业稍微喘了口气。而医疗机构如何用药,是否由招标说得算,只能令人啼笑皆非。招标说得算的只有可供选择的品种菜单,如果企业没有销售资源来做,产品根本进不了院,进了院也没有医生开。北京医管局领导亲自下基层体验方才真实感觉到偌大的国际都市基层医院药品匮乏,而正是一刀切过分强制干预的基药政策导致大量民众为开药重新挤进本已拥挤的大医院,继续加重看病难,看病贵。一些地区强力推行基药、常用药占比、只强调药占比、不注重规范医生处方行为和控制整体和个体医疗费用增长,造成医药行业举步维艰的同时,却强力拉动了医疗费用脱缰猛涨。

  当媒体报道白衣天使几毛钱的良心处方时,却招致大量医生同行的围攻和嘲讽。当传授医药知识和科学用药的医药代表被一些地区勒令不得进入医院时,不少地区和医院却在违反用药规律,既未遵循WHO用药指导原则,也未严格按各个产品的使用规定科学合理应用,即使是抗真菌这样不起眼的抗生素品类,十几元的产品进不了目录,更进不了医院,几十元的产品闲置一边,优先使用合资进口高大上非常用剂型,将原本只是部分患者需要做的一些检查变成人人必备。当医生们为诊疗费终于可以抵上一碗面调侃时,在尊重医生朋友的辛苦付出之时,请别忘了人均诊疗时间只有两三分钟,远远超过很多药品的提成,超过惜时如金的大律师,各项检验、开药、器械、耗材甚至营养液是从为患者着想的角度来选择还是从医生个人利益角度奥秘多多,上一个支架和检查,医院和医生获利远远超过最昂贵的药品。

  如果不整体改变这些,单纯以药改的冰山一角评价医改的整体成效,以过度干预企业产品销售和医疗机构用药以及过度增加各种审批目录、强制降价等行政方式指挥市场,违背市场规律和政府职能定位,未抓准问题的核心,把医疗机构的问题推给医药企业,甚少与行业和企业沟通,与房价调控一样,效果与美好初衷往往事与愿违,也会与确保医疗机构公益属性的国家要求有所偏差。

  而最终医改的评价应由广大民众和医保及财政部门做出,是否真正减轻了民生负担和国家负担,是否让中国百姓与时俱进,享受上与时代和民众费用支出相称的医疗水平、用药水平和医疗服务,尊重企业和市场的定价规律、营销规律、经营规律,尊重民意,而不单纯以医疗机构对薪资收入的满意度来评价医改,以行政化手段一边强制医药企业集体降价,导致降价产品却被市场整体抛弃,一边却用这样那样的目录和规则保护一部分企业和产品独享碧水青山的惬意。

  将市场的定价权和选择权交还给市场,交还给企业和行业,集合行业的力量,注入专业化管理,中国式医改才能真正步入有效控制民众医疗费用增长,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民众满意度,有序而良性发展的高速轨道。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