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集采品种“三进五统一”政策,主要涉及到的终端是零售药店、民营医疗机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这些终端都有医保定点报销资格。同时,试点地区医保部门对品种有要求,主要品种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品种以及治疗常见病的品种,这些品种基本上是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销售的主要品种。
对基层医疗机构有巨大影响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主要以基药目录产品为主,卫健委要求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和一体化诊所要90%以上使用基药,但是基层医疗机构在执行层面,也会根据医共体用药的要求,掺杂着其他非基药的常用品种。
这次集采品种进基层医疗机构,会让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在品种结构上形成基药 集采 医共体用药目录的用药结构,当然,很多品种即在基药,又集采中选,同时在医共体目录内,会成为公立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的首选。
有专家预测,这次可能会影响公立基层医疗机构500亿市场份额。
对药店和民营医院影响有限
因为药店和民营医院主体是民营性质,所以受政策强制执行的影响因素较小,文件也规定是“自愿参加”的原则。至于参与的程度,主要和民营医院、药店的经营策略有关。
但是,随着医药电商的发展和门诊统筹政策的执行,这两年民营医院和药店经营受到巨大挑战,主要是人流量的缺失。
如果药店和民营医院参与集采品种销售,至少会增加顾客流量,提高销售额。据相关媒体报道,江西萍乡试点药店销售额就平均增长了60%。
厂商要积极行动起来
医保局推进集采品种“三进”运动,估计会在全国范围内快速落地,其他省份也会及时跟进,这会快速促进院外市场两极分化。
对于慢病和常见病,集采品种以其低廉的价格,良好的品质,为老百姓看病用药“兜底”,就像餐桌上的馒头和白米饭,虽然便宜,但是是主食,医保报销。但是,餐桌上只有主食也不行,还要有炒菜,这些需求就给医药厂商带来新的市场份额。
医药厂商在积极参与各级集采,商业要抢开户,抢配送,抢云药仓落地;厂家要1、积极筛选符合条件的品种参与集采“三进”,同时,要研发和规划一些新产品来满足老百姓的差异化需求。
药店该如何应对?
积极拥抱集采。集采品种一统药品销售终端江湖是大势所趋,全渠道推进集采药品提质扩围是既定政策。
首先,药店并不是带量采购的主体单位,厂家和医保局也不会主动联系药店就行销售,这时候就需要药店采购部门主动出击,联系中选厂家和配送企业,积极争取集采品种的销售。
药店采购到品种以后,一定要注意医保局对药店销售集采品种的要求,比如“五统一”的要求,成立专项项目小组,专人负责,从采购到门店销售,体现药店对顾客的专项服务。
同时,药店要自律,因为集采品种涉及到医保支付,又是医保局重点检查,所以药店一定要按照医保局相关报销规定来经营这些产品,不要心存侥幸,偷梁换柱,套取医保资金,得不偿失。
同时,药店可以采取创新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多元化经营等措施,把集采品种带来的流量变现,以及提高利润。
比如集采品的消费者主要是慢病人群,药店可以通过慢病管理,用药指导,全病程服务等方式,提高客单价,除了集采品以外,推荐给患者相关高毛产品,增加利润增长点。药店也可以通过中医馆、药食同源茶饮店、按摩理疗店,养生馆、眼镜店等多元化经营,进行流量变现。
试点地区已经取得成果
据人民网江西频道报道,2023年3月,“萍乡市”率先试点推行“集采药品进药店”工作,打通了群众购买集采药品的“最后一公里”。据不完全统计,惠民政策实施一年五个月来,“集采药品进药店”工作已经落地萍乡73家连锁零售药店,每家药店集采药品配备数量达到50-100余个品种,集采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同时,各个集采药店销售量呈较大幅度增长,销售总额稳步增长,其中单日最高增长60%!
部分参与药店表示:“对我们药店来说,集采药品‘零差价’销售,虽然没有销售利润,但开设集采专柜可以稳定既有客源,为药店引流,而且集采药品由市医保局统一结算,避免了药店垫资,减轻了资金周转压力。”同时,当地医保部门出台鼓励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减免企业质量保证金500余万元,全市各零售连锁药店参与积极性不断高涨,参与药店数量从开始的5家增加到现在的73家。
当地医保部门领导表示,“民生之盼即是发展之需。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自愿申请、管理规范’的标准对集采惠民药店提质扩面,同步推进集采药品进药店、进村卫生室(含社区卫生服务站)、进民营医疗机构‘三进’行动,让更多的集采药品‘走进’寻常百姓家,让集采红利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来源:动销药话 郑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