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冷链断链怎么办?
发布日期:2016-08-29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1310
冷链应该是一个封闭的链条,然而许多需要冷藏的药品从出厂到患者使用的整个链条上,常常出现“断链”现象,冷链药品在流通过程中温度超标问题,威胁到药品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目前我国药品流通过程中涉及到冷链问题有两大领域:一个是药品在制药企业、批发企业、零售药店、医院终端等四大环节的冷链管理;一个是药品在第三方物流过程中的冷链管理。如果医药冷链管理不囊括至少上述两大领域,则药品冷藏安全仍得不到保证。
我国每年有大量药品需要通过社会物流托运,以发到全国各地。但是,我国90%以上的运输企业缺乏基本的冷藏或存储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医药企业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内部规定冷藏药品不做跨地经营,带来销售损失;二是冷藏药品通过社会物流企业托运,这可能带来药品质量安全风险。
一些物流公司依然采用人工确认温度进行温度管理,但这种方式只限于出货和进货时进行测定,缺少运输环节的连续性温控数据。如何实现全程实时温度监测与控制,是药品经营企业进行冷链管理时突出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目前已有部分企业采用了较新的技术,例如九州通医药集团已投资3亿元建立了上海九州通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其中应用了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RFID(电子标签技术)对全程冷链管理系统进行温度管理。除药品经营企业外,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在应用RFID技术以实现冷链物流的专业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