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抗疫,在2022年年底迎来了转折点。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过去近三年时间,我们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
这一年,从二十条到新十条,广大基层医生继续以风雨同舟的意志,淬炼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无惧困难、砥砺前行,大家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依旧在基层战斗。
这一年,我们持续追踪解读重要医疗政策,帮助基层医生了解业界趋势,辞旧迎新之际,带大家回顾2022年度十大医疗政策,这些政策措施还将继续影响2023年的基层医疗机构。
01、公共卫生委巍然挺立
加强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健全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体系,有利于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也因此,这一体系的建设,贯穿全年的基层医改工作。
点评: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显然有利于实现公共卫生委员会机制全覆盖、能力普遍提升、作用有效发挥,初步建立起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机制,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02、家庭医生高质量签约一触即发
2022年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3月初,随着《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印发,家庭医生签约“放开了很多”,最长可签3年,能够提供长期处方,引导收入动态调整等一些
点评:随着这一文件的印发,有五大亮点:一是进一步适应签约居民基本用药需求;二是落实长期处方管理有关规定;三是提供必要的上门服务;四是延长服务期,服务协议有效期可为1-3年;五是建立激励机制,原则上将不低于70%的签约服务费用于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员的薪酬分配,签约服务费在考核后拨付。
03、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出台
2022年1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解决了以下问题:医疗机构可以办多大规模,多院区应该怎么建,城市二级医院要走向何处,医共体如何发展,社会办医出路在何处,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点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是地方设置医疗机构的根本遵循。指导原则提出县办综合医院600-1000张,值得注意此规划将县办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合并为3.50张,没有分列,显然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县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04、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2022年3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提升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有机衔接。7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点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而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05、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
2022年6月2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的通知》,这一年的重点是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医药、儿科、全科等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规范医保资金管理使用等。
点评:近4年来,各地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照标准,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健全管理制度,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服务能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06、“以基层为重点”
2022年7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又印发卫生健康系统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若干要求的通知,提到着力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把更多的注意力、精力、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好的人才、技术、管理、机制引向基层。
点评:自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以来,以基层为重点就被确定为我国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这一文件又加强和夯实了要求。
07、三项服务能力标准出台
2022年7月20日,国家卫健委修订印发了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并制定印发了《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3项服务能力标准。
点评:三个服务能力标准,可以说是今后较长时间基层能力建设要读懂做好的“经”。文件对加强儿科建设,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服务、儿童服务、中医药服务能力以及加强安全生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08、基层医院将开展绩效评价
2022年11月24日,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通知》,提出将加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并附件发布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和服务国家级绩效评价方案(2022)》,并提出在区域内将开展排名。
点评:“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开展得好不好,怎么去评价,最终能不能分清一个好中差就必须进行绩效评价。
09、加强医保基金使用监督
2022年1月29日,国家医保局出台《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举报处理暂行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举报处理工作,确保及时、有效处理举报,切实维护医疗保障基金安全。《办法》明确了医疗保障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处理原则、举报处理流程、举报管辖范畴、举报登记制度、举报告知程序等事项。
点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对侵害医疗保障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这一方式的开启对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自主约束医疗服务行为将起到重要作用。
10、诊所全面开展备案制
在长期呼吁下,诊所由审批制变备案制终于变成了政策。经过近一年的征求意见,2022年12月26日,《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终于出台,这也标志着诊所备案管理政策正式落地。
点评:今后,开办诊所不需再要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了,也不再因为布局不符合要求而被否决。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开办诊所的医师资格继续固定在从事临床工作五年以上的医师而不的试点地区的主治医师。
回首过去一年,我们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在一场场政策曙光中发展,也让希望的阳光照亮未来。未来一年,新的气象正在呈现,新的变化正在发生,全体基层医生更应该抓住时机,以新的底气、新的斗志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来源:医学界基层医声
- 上一篇:我国医药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
- 下一篇: 深度观察: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导向透露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