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资讯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资讯 - 权威视点 -  权威视点
全国中成药集采开标,集采是挑战也是机遇
发布日期:2023-06-26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595

  6月21日,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信息公开大会在武汉召开。

  “从过往省级中成药集采的经验来看,中成药的平均降幅低于化学药集采降幅,特别是本次纳入的16个采购组中,还包含了不少独家品种/品规,预估在谈判中平均降幅会更低。”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邓勇告诉记者。

  多款明星、独家品种入围

  根据相关公告及文件,此次全国中成药集采覆盖湖北、北京、天津等30个省级行政单位;共有96家企业参与申报,包括安徽金蟾药业、北京亚东生物制药、广东、石家庄科迪药业等药企。

  据梳理,16个采购组中,涉及复方血栓通、冠心宁、华蟾素、银杏叶提取物等超10亿元的中成药大品种,还囊括多个独家品种。其中,复方血栓通是年销售额超30亿元的超级大品种,一直是心血管中成药市场的霸主。

  从采购单位来看,复方斑蝥、复方血栓通、接骨七厘、脉管复康、脑安、藤黄健骨、心可舒、振源8种药品的首年采购需求量高达上亿份。其中,心可舒的8.2亿(片/粒/支)首年采购需求量最高,其次为脑安5.8亿(片/粒/支)、复方血栓通4.2亿(片/粒/支)。

  集采是挑战与机遇并行

  此轮集采将会对中成药企业产生什么影响?邓勇表示,“集采对于中成药企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集采势必会降低中成药销售价格,将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不过,这也是促进中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新药研发的机遇。”

  此外,邓勇建议,在未来中成药集采常态化背景下,中医药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重新梳理规划企业的中药产品;优化生产车间,提升药品质量;择机投资并购相关中药企业,或收购中药批文;与现有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建立联系,突破药品局限;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新药研发的创新工作,开发市场潜力大及研发壁垒高的产品。

来源:人民日报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