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型连锁药店沃尔格林宣布了一项震动业界的决策——未来三年将关闭1200家门店。
01
断臂求生,闭店1200家
10月15日,美国大型连锁药店沃尔格林(Walgreens)宣布,明年将关闭约500家门店,到2027年关闭约1200家门店。这意味着,目前开业的沃尔格林门店中,每7家将有1家将关门。
此前6月底,这家在美国运营约8500家门店的公司曾表示,将关闭300家业绩不佳的门店,当时大约四分之一门店处于亏损状态。具体关闭哪些门店并未透露,但表示将优先关闭“业绩不佳”、“公司拥有产权”或“租约即将到期”的门店。
受需求不振影响,沃尔格林度过了艰难的2024财年。第四财季该公司净亏损30亿美元,大大高于去年同期净亏损1.8亿美元。
为扭转局势,首席执行官温特沃斯自去年上任以来,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2024财年10亿美元的成本削减计划、解雇多名中层管理人员等。该公司表示,截至目前已超额完成计划,采取的措施包括关闭表现不佳的门店、裁员和利用人工智能提高供应链效率等。
沃尔格林并非唯一陷入困境的公司。
其竞争对手CVS Health在2021年宣布三年内关闭900家门店。本月早些时候,再次宣布裁员约2900人,作为20亿美元成本节约计划的一部分,而去年公布的裁员人数约为5000人。
另一连锁药店来德爱(Rite Aid)去年申请破产,并迅速启动门店优化计划,其中包括关闭154家门店。目前刚摆脱破产,门店数量缩减至约1300家。
CVS、沃尔格林、来德爱,这三家企业堪称美国零售药店三巨头,占据了美国一半以上的市场规模。CVS拥有7800多家零售药店和近1000家步入式诊所,在美国,CVS和沃尔格林分别占据24.5%和18%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和第二。
连锁巨头尚且面临闭店危机,更别说行业内其他药店。据数据显示,2024年前八个月,美国各地关闭了逾2000家药房,郊区尤为严重。专业人士表示,随着行业调整和药店优化,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药房关门。目前来看,美国大约6万家零售药房,未来可能留下3.5万或4万家。
02
报销缩减,电商带来新竞争
近几年,因通胀疲软的消费者削减开支、转向价格较低的零售业态,导致药店收入下降。然而,药店面临的挑战不仅如此,处方报销缩减、消费者零售习惯改变及增长策略失败是深层次的原因。
在美国,药店的主要销售收入来自处方药的配药。近年来,由于处方药费用补偿率的降低以及相关费用的增加,药店从这一业务中获取利润的能力已大幅减弱。
顾客购买药品的价格和药店收到的款项主要由药品福利管理公司确定,这些管理公司是第三方管理者,负责管理处方药的保险计划。他们通过与药厂谈判药品折扣,为患者和保险公司节省资金。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运营,节省药物支出资金,提升自身利润,他们在药品价格上两头挤压——既跟品牌药品制造商,又跟零售药房讨价还价。
药品福利管理公司压低报销率使得药房经常在亏本的情况下售药,同时,药品价格上涨(通常由药品福利管理公司推动)又促使顾客转向低成本的邮购服务。因此,药店抱怨药品福利管理公司对行业的控制力过大,给药店施加压力。
此外,消费习惯改变也减少了药店其他收入来源:零食、非处方药(如止咳药)以及家庭必需品的销售。
以往,当消费者拿处方签在药店购药时,可能会同时购买其它产品。现在,这部分客流已经分流到电商平台亚马逊和沃尔玛、Costco等大型零售商。
药品福利管理公司的推动又分流了一部分处方药消费客流,他们要求患者使用邮购来购买后续药物或特殊处方药,这意味着顾客不需要到药店买处方药,更不可能专门去药房购物。
面对市场变化,连锁药店也在尝试拓展业务多元化经营,然而这一策略不一定奏效。沃尔格林8月曾表示,正在评估其美国的医疗保健业务,可能会出售全部或部分诊所业务。这一声明发布的时间距离该公司宣布投入数十亿美元扩展该业务还不到两年。
专业人士分析,沃尔格林近年来通过并购扩展业务时忽略了门店本身,人员不足也削弱了客户服务体验。再加上“企业在支出、现金流、发展和建设方面犯下某些错误”,最终陷入闭店的困境。
03
乐观预期和艰难处境的对比
美国医药零售行业正在上演的故事与中国医药零售业态的现状有相似之处,又各有其独特的点。
美国作为连锁药店的发源地,其零售药店市场已非常成熟,主要由几家大型连锁企业主导,这些公司通过大规模的整合和收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
从美国发展经验看,连锁化也是药店行业发展的关键,2021年美国药店连锁化率就已经达到90%,而我国仍处于较低水平。2023年我国药店连锁率约58%左右,且不同地区的药店连锁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相比美国市场,国内零售药店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按照“十四五”药品流通行业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需有5-10家营收超500亿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因此,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下,连锁药店一直在扩张的路上。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药店总量已突破70万家,几大上市连锁药店门店数量持续增加。截至上半年末,大参林门店数最多,达16151家,同时其报告期内净增门店数量也最多,超2000家。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净增药店均超1000家,分别是1500家、1486家、1036家。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药店扩张热潮背后是普遍的业绩承压。今年上半年,六大上市连锁药店仅益丰药房一家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其余5家净利润皆是下降。放眼整个行业,有数据显示,今年1-5月超过70%的门店生意下滑,保守估计超过45%的门店出现亏损,各地闭店的消息也不绝于耳。
一面是持续扩张,一面是亏损闭店,行业乐观预期和市场艰难处境形成鲜明对比。
不管是美国药店还是国内药店,如何在行业调整与整合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保持竞争力,更好地融入零售业态变革的生态系统,将是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
来源:米内零售观察
- 上一篇:水泥巨头进军医药:跨界冒险成功率几成?
- 下一篇: 7家药企再登最新「胡润百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