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心堂与叮当快药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启线上线下一体化新零售模式。
01
一心堂“牵手”叮当快药
12月8日,一心堂与即时健康到家服务企业叮当快药携手召开一场主题为“新零售新动力一心为民”的战略合作发布会。会上,双方宣布将在“新零售模式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药品供应链共享”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拓展服务边界,共创专业化、多元化、数字化智慧药店,合力打造全新消费趋势下的医药新零售新模式。
一心堂药业集团董事长阮鸿献表示,一心堂与叮当快药将并肩同行,充分发挥各自在医药零售与互联网科技领域的深厚积淀与独特优势,共同打造一个高效、便捷、覆盖广泛的线上线下协同服务体系。
基于此次合作,一心堂线下广阔的门店网络覆盖与叮当快药卓越的数字化实力,以及医生药师专业在线健康服务优势,将形成良好的互补和协同,快速将叮当的到家服务覆盖到一心堂大药房所在的更多城市,同时将更优质的到店服务扎根于更多的社区居民中。
在供应链方面,叮当快药建立的FSC药企联盟,与一心堂在“中药饮片”领域积累的供应链资源,有望实现开放共享,共同降本增效。
所谓的FSC药企联盟,是由叮当快药发起的合作平台,始于2015年,最初由260家知名药企组成,经过多次升级,目前已经打造成数百家知名药企的矩阵联盟。据了解,基于这个FSC药企联盟,叮当快药自营药品供应链平台“药交汇”覆盖了各类用药需求。
02
错位竞争、资源共享
作为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的样本,叮当快药的出身,本质上与互联网巨头介入医药行业不同。
2015年,杨文龙创建了叮当快药。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仁和药业的创始人。借助仁和药业500万元天使轮,叮当快药通过8年时间走到了上市这一步。2022年9月14日,叮当快药母公司叮当健康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这是继“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之后,港交所上市的第三家医药电商。
不同于其它医药电商的B2B、B2C或混合模式,叮当健康专注于O2O,其业务定位从最初的医药电商平台 送药上门服务,逐步转型为自营药店 线上销售 送药上门的全自营模式。
财报显示,叮当健康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药品及医疗健康业务,该业务又细分为线上直营、业务分销及线下零售三类业务。其中,线上直营业务收入占据大头。2024年上半年,叮当健康线上直营业务收入为16.13亿元,营收占比73%,业务分销收入为2.74亿元,线下零售业务收入3.23亿元。
截至2021年6月,叮当快药已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十几个大核心城市,自营门店超300家,平均送单时长24.85分钟。
从主要的销售方式来看,叮当快药的竞争对手是美团、饿了么、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线上交易平台;但从销售主体来看,叮当快药又是以线下连锁店为发展依托,竞争对手是大参林、一心堂等连锁药店。
作为竞争对手,双方为何会选择合作?
从线下门店覆盖情况来看,一心堂旗下门店覆盖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海南、山西、上海、天津、河南等地,而叮当快药自营门店的覆盖区域与其大部分不重合。
从市场策略上来说,叮当快药采取了错位竞争的策略,不在线下密集开店直接碰撞。叮当快药的门店相当于仓店一体的前置仓,主要选择房租成本更低的位置开店,把线下门店当圆点去做线上的半径覆盖,每个店配置专职配送员,为线上订单服务。
同时,叮当快药也在积极推进其“千城万店”战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新增服务城市和药店。去年8月,叮当快药在北京发布千城万店联盟战略,作为新战略的落地支撑,叮当快药提出以“一站式数字化全渠道解决方案”,从药品供应链、数字基建、平台服务、运营赋能四个方向,共同赋能于万家药店终端。
在这个战略蓝图中,一心堂不仅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节点。通过与一心堂的合作,叮当快药能够迅速扩大其线下存在感,借助一心堂已有的门店基础快速渗透新市场。
一心堂与叮当快药的合作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完美互补,一心堂提供了丰富的实体店铺资源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而叮当快药则带来了强大的线上流量入口和即时配送体系,两者结合后能够在更广泛的区域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03
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近期,一心堂在数字基建上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发力数字化转型。
今年8月,一心堂牵手华为云,意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使能平台建设、大健康产业、智慧门店、创新业务共创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0月,一心堂举办“智网行动”项目启动会,旨在内部培训推广AI、图文、短视频策划、直播运营等新技术在营销领域的应用,共同探讨零售业务模式转型的新路径。
此外,一心堂在成都新设立全资子公司一心数科,从事软件开发和内部数字化项目实施,未来会形成从产品流为导向的全链条数智化建设。预计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化模型,未来2-3年再向智能化迈进。
此次与叮当快药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一心堂从传统药店向数字化药店的转变,进而拓宽销售渠道并增强客户粘性。
最近几年,医药行业出台的政策,大部分在利好线上,包括三医改革、分级诊疗、线上购药医保支付、电子处方等。政策红利不断,也应正了互联网时代,不同经济模式相互交融的大趋势。实体药店线上开店,互联网巨头、工业企业纷纷发力布局线下药店。
专业人士对传统实体药店的未来表示不乐观,每一次经济变革会导致一部分传统行业的消亡,但留下的恰恰是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转型升级的浪尖弄潮儿。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仅仅依靠简单的产品或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人们的物质条件逐步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优质产品乃至优质服务的需求,实体药店提高产品附加值、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也迎合了当前的经济发展规律,市场也将对此作出选择,优胜劣汰。
来源:米内零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