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资讯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资讯 - 企业要闻 -  企业要闻
药店困局:“旧忧”未解,又添“新患”
发布日期:2024-12-18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216

11月15日,老百姓召开了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拟将原募投项目“企业数字化平台及新零售建设项目”的6600万元资金用于“老百姓大药房长沙 NDC 扩建项目(一期)”。


老百姓表示,该变动除了“进一步增强全国调拨、湖南及附近省域门店配送能力”,还可以“有效降低公司采购成本”。换句话说,是为了提高门店和商品的竞争力


由此看来,新零售固然重要,但当前门店的经营才是重中之重。截至三季度,连锁药店的销售继续保持增长,但盈利下滑趋势不减,估计第四季度也不容乐观。


令人担忧的是,药店的“旧忧”还未解,近期又添“新患”



“跨界”者纷纷“抢滩”


近几年,药店的数量逐年上升,导致“内卷”不断加剧


4月20日,重庆的鑫斛推出新平价策略:将所有商品按出厂价顺加1%-14%进行销售。这样干的连锁不只鑫斛一家,吉林省延边市的延边正道也采取了相似的低价策略,甚至有些药品负利润出售。


这两家连锁举措的共同之处都是消费者只有成为会员,才可以享受到低价,如鑫斛成为会员的条件是需缴纳100元的年费。尽管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盈利模式的改变,但不可避免对其他药店的药价造成冲击,引发连锁反应。


不过,与上述两家连锁的举措相比,“跨界”京东健康带来的冲击更大——10月18日,其旗下的京东大药房开出了首家新型门店,以“不推销、无套路、贵了退差价”为经营理念,关键在于不以销售业绩来考核店员。


“不推销”意味着不主推高毛产品,“贵了退差价”显示了“没有更低只有最低”的底气,不按销售业绩考核店员简直就是对药店现行盈利模式的颠覆。如果这样的药店形成规模,对其他药店的冲击不难想象。


由于增收不增利,大连锁纷纷减缓开店和收购的步伐,把拓展重心转向加盟。可是,在这片如今已被视为“红海”的市场,上游却有药企选择进入


10月24日,葵花药业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葵花药业集团医药有限公司将投资1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葵花大药房(湖北)有限公司。11月11日,天津力生制药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三鱼大药房开门营业。


目前整个药店行业不景气,为何“外来者”反而选择在这个时候开药店?京东大药房的行为好理解,因为有线上体量的优势,那么把优势向线下延伸,以更低的价格切入顺理成章。但药企此时开药店,做规模不现实,显然意不在此。



提升零售终端话语权


开出首家新业态店,是京东健康线下扩张行动的升级


2016年5月,京东健康上线“京东大药房”,两个月之后在青岛开出线下实体店。2023年,京东大药房的营收达457亿元,同比增长13.1%,成长为网上药店的“巨无霸”。线下的实体门店数量超过150家,在湖北、安徽、江西等省成立了公司。


2019年,京东健康推出了“京东联盟药房”计划,目前全国各地合作的药店超过800家。除此之外,京东健康计划投入10亿元,用3年时间开1万家“快递电商 线下仓店配送”类型的门店,意在打通终端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不过药品终端市场一年一大变,该计划能否按期完成,存在变数。


或许考虑到这个原因,京东大药房又成立了完全打破药店传统定价模式的新型门店,标价即底价,没有“会员价”“零售价”“折扣价”,买贵就退差价。当然,在线上刷医保、比价普及的今天,这家门店能走多远、这样的门店可以开多少家,有待时间考验。


作为药企,葵花与力生开办药店的目的与药店开办网店一样,主要是为了迎合消费习惯的变化,形成线下线下一体化的闭环


葵花药业明确表示,设立葵花大药房旨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打造线上自营平台,做强新渠道、影响新人群、拓展新增量,构建线上营销业务闭环管理。而力生旗下的三鱼大药房,除了“药品零售”的传统功能,还有“电商平台”、“会员体验”等,打的是“名厂、名牌、名品”的招牌


近几年,由于受政策因素影响,药品趋向微利,为了提升利润空间,药店大量增加自营品类,甚至向上游延伸增加了“生产商”的角色。同样的道理,为了提升营销能力与终端的影响力,加大主导权与话语权,药企也开始向下游延伸,因为有了电商的助力,不会像以前那样吃力不讨好。


虽然药企的“跨界”无意与药店争地盘,但或多或少会分流一部分顾客。与药企相比,京东大药房带来的竞争压力会更大一些



经营模式进入多元化时代


十几年前,药店曾兴起多元化的潮流,到日本、欧美等地学习多元化的考察人员去了一波又一波,只不过彼时只是“试水”,而如今却不得不走上多元化的道路。


药店的主要顾客群体是中老年人,购买的多为慢病用药,药品集采不仅让药品价格大降,而且范围不断扩大,基本覆盖慢病人群。医保个账改革后,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医保资金流向医疗机构,加上线上刷医保和比价,今年药店增收不增利已是普遍现象。


非官方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药店的数量已近70万家,再扩规模只会导致“内卷”加剧,风险加大。即使不扩大规模,由于门店的盈利能力不断下滑,必须另辟新路,以适应政策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


于是,比“平价”更“平价”的鑫斛模式和京东大药房新业态先后出现了。也就是说,价格战会继续打下去,利润空间会进一步压缩,不过有资格打下去的必须是具备一定实力与规模的连锁


其实包括上市药店在内,许多主流连锁都意识到如果门店的盈利再持续下滑,那么规模有可能某一天不再是优势而是包袱,因此当务之急是对现有门店进行优化,并提升其经营质量


如何提升盈利能力?最近一心堂表示,为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拟以自有资金3700万元对一心便利进行增资,本次资增完成后,一心便利的注册资本由6300万元增至1亿元。相信在大多元化的道路上,许多连锁也会像一心堂迈出更大的步伐。


估计还有一部分药店走上特色化的道路,只有形成专业的特色,才能脱颖而出,获得立足之地。


不过在线下线下一体化的趋势下,怎样把线上与线下结合、打造出适合现代消费潮流的新模式是多数药店亟需解决的课题。如即时零售的兴起,使年轻人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消费群体,也为药店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生存空间。


更重要的是,电商无疑会成为未来最重要的消费方式,连抖音也加入了医药电商的“战团”,可能实体店将来主要的作用是展示与体验的场所。两家药企选择在这个时候开药店,何曾不是看中这个“弯道超车”的契机,不排除以后有更多的“跨界”者涌现。


来源:米内零售观察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