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王星辰披露了IPO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这家曾于2007年登陆美股、后因战略调整退市的连锁药店巨头,在沉寂七年后再度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然而,回顾其上市之路并非坦途:高层人事变动、同业竞争问题待解、行业竞争白热化……叠加资本市场窗口期的不确定性,其每一步动作都牵动市场神经。海王星辰能否借助上市重拾昔日荣光?
01
为上市“铺路”,迁址山东枣庄
海王星辰的上市筹备动作始于2022年。当年8月,海王星辰与枣庄市政府签约,宣布将总部及医药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落户当地;11月,公司注册地址正式从深圳南山区迁至山东枣庄高新区,并多次更名以适配上市主体要求,海王星辰的上市路径逐渐清晰。
这一“迁鲁”决策背后,既有枣庄市政府对新医药产业的扶持(如税收优惠、资本对接政策),也有规避同业竞争的考量。
枣庄近年来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计划三年内实现A股上市公司突破15家。海王星辰的落户不仅为当地带来百亿级医药项目,更被寄望成为枣庄资本市场的标杆案例。而海王星辰则通过迁址获得地方政策支持,同时与母公司“海王系”旗下其他企业(如海王生物)进行业务切割,以符合上市独立性要求。
除此之外,海王星辰此举还有整改同业竞争的考虑。中信证券在辅导报告中多次提及,海王星辰实控人张思民控制企业众多,需重点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例如,山东海王医药集团(海王生物子公司)同样从事医药流通业务,与海王星辰存在潜在竞争。
为此,辅导团队已对关联方经营资质、业务范围进行梳理,并要求对重叠部分进行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海王星辰还经历了一次人事震荡。2024年4月,海王星辰在IPO辅导期内发生高层变动:任职九年的总经理张英男辞职,董事长张思民亲自兼任总经理。
据相关资料显示,张英男任内,海王星辰门店数从不足3000家增至4800家,营收从30亿元跃升至150亿元,其离职引发市场对战略连续性的担忧。不过,新任董事张妙与监事高宇的接任,显示实控人正加强对公司的直接控制,或为上市前的权力集中铺路。
02
“逆势”上市,为何不待最佳时机?
近年来,连锁药店上市热潮“降温”,资本市场对医药零售板块的估值持续承压。
笔者观察发现,在2023年之后一段时间里,有一些药店递表,但最终没有迎来“敲钟”时刻。比如,早在2021年6月,圆心科技首次冲击港股IPO遗憾折戟;2023年4月,重整旗鼓后向港交所二次递表。按照港交所的上市流程,一般在半年内会有反馈,或通过聆讯,或招股书失效,但如今却无新消息传出。
恒康药房是冲击资本市场的又一“新秀”。2021年4月,恒康药房首次闯关北交所。2年后,恒康药房与兴业证券终止合作,湖南证监局确认终止辅导。此后,恒康药房更改辅导券商为国金证券。目前最新进展是,3月26日,恒康药房发布公告称,“暂不推进辅导备案工作”,终止北交所辅导。
除此之外,大参林于2023年1月撤回18.97亿元定增计划,而业内关注的高济健康赴港上市也没有下文,这种种现象均折射出资本市场对医药零售行业的估值趋于谨慎。在此背景下,海王星辰仍加速推进IPO,此举耐人寻味。
海王星辰在此关头选择推进上市,可能是基于行业竞争倒逼、不进则退的考量。当前,国内连锁药店已进入“万店时代”:老百姓、益丰、大参林、一心堂门店数均破万,漱玉平民、健之佳紧随其后。相比之下,海王星辰4000余家门店的规模已跌出第一梯队。若不借助资本加速扩张,其市场份额恐被进一步挤压。
而且,上市可以有效增强海王星辰的资金实力,继续在O2O战场上发力。此外,慢病管理、数字化升级等长期战略均需持续输血,上市融资成为缓解现金流压力的必然选择。
当前正处双通道与处方外流的政策红利期,2023年以来,门诊统筹政策落地、双通道药房扩容,院外市场迎来结构性机会。海王星辰80%门店布局社区,且较早布局DTP药房(与海王生物协同),若能抓住政策窗口期抢占处方外流份额,可重塑竞争优势。但这一转型需大量资金支持,倒逼其加快上市步伐。
03
上市后的动作猜想
那么,若是海王星辰成功上市以后,会如何动作?
一是可能在物流体系建设上加大投入。不过,尽管海王星辰在招股书中可能将“物流中心建设”列为募投项目,但参考大参林、老百姓等近期的案例,该领域投资回报周期长,且头部连锁已形成区域物流网络优势。海王星辰或选择与第三方合作(如顺丰、美团)轻资产运营,而非自建重资产。
另一方面,门店扩张是经久不变的主题,海王星辰的大部分门店为社区店,因此,其未来的工作重心可能是对社区店进行升级改造。当前,盲目“跑马圈地”时代已过,海王星辰更可能将资金用于现有门店的提质增效:如专业化升级:增加慢病专员、扩大DTP药房占比,从“卖药”转向“服务”;数字化改造:通过AI荐药、电子处方流转提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购补位:在薄弱区域(如华北、东北)收购中小连锁,完善全国布局。
除了上述两个猜想以外,还有第三种可能——补充流动资金。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海王星辰上市募资中至少50%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总的来看,从美股退市到转战A股,海王星辰的资本之路折射出中国连锁药店行业的变迁——从规模扩张到效率竞争,从线下为王到O2O“争霸”。无论上市结果如何,海王星辰都将为观察中国医药零售产业进化提供一个鲜活的典型案例。
来源:米内零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