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资讯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资讯 - 企业要闻 -  企业要闻
处方药网售解禁并非救命稻草
发布日期:2016-06-02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1282

  药给力“1小时送药”服务的暂停风波,让医药O2O模式面临的困境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其实,不单是医药O2O模式,整个医药电商行业的发展都较为缓慢。

  据国家食药监局的统计数据,从2005年京卫大药房获得第一张医药电商牌照起,截至5月30日,获得网上交易资格证书的企业超过460家,网上药店超过450家。

  不过,医药电商的交易规模并未出现爆发式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医药B2C电商交易额为152.1亿元,除了个别布局较早的大型医药电商销售过亿外,大部分中小医药电商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目前网络购物的人群主要为年轻人,而用药量需求大、慢性病的多是中老年人群,这一人群又不是电商的重度使用者。

  同时,医药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政策是影响供应链运行结构的关键要素。目前电商平台只能销售OTC类药品,而占整个药品流通市场80%的处方药则基本被医院占据,不允许在网上销售。

  相对于处方药,OTC类药品单价低,单次消费量少,缺乏通过电商平台进一步降价的空间,也缺乏重构整个医药供应链的动力。因此,很多业内人士寄希望于网售处方药的放开。

  2014年5月,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其中提出“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应当按照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这让业界看到了网售处方药解禁的希望。

  然而,受制于各方面利益的平衡,以及解禁处方药可能带来的风险,《办法》目前仍未正式实施,医药电商销售处方药仍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与快消商品多为主动消费不同,药品具有被动消费的特点,即消费者只有在感觉到不适的情况下,借助医生的处方,才能实现相关药品推动销售,而在目前医药未分家的医疗体制下,医生的处方基本都留在医疗机构内,还很难流通出来。

  这就使得即使解禁了网售处方药,医药电商的规模也很难实现快速发展。要想推动医生处方的外流,还需要借助医生自由执业、拓宽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以及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等措施逐步推进,而这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即使《办法》放开处方药,但是考虑到用药安全以及面临的监管难题,放开的处方药品种会非常有限,还是主要以可接近转为OTC的药品为主,这在整个处方药的占比不会超过20%,因此前景并不会特别乐观。

  用户购买药品其需求不在于购买药品本身,而是治疗身体的某一种疾患,这需要有医师的专业指导,因此即使是较为安全的OTC类药品,在医药电商平台的销售量也非常有限。

  以天猫医药馆为例,经过近4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2015年该平台上各类药品旗舰店的OTC类药品销售占比仅为25%,而占比更大的则是家用医疗器械、计生用品、隐形眼镜等。

  此外,与其他商品的消费不同,药品属于政府医保买单的领域,而目前在网上购药还无法享受医保报销,而占比较大的慢性病用药,又对医保报销存在很大的依赖,这也制约着医药电商的快速发展。

  再者,医药物流也被认为是限制医药电商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药品性质特殊,对物流运输有严格的GSP(Good Supply Practice的缩写。在中国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管理要求,因此发展医药电商的物流成本计算,也不能完全参照其他快消品电商的物流成本模型。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