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区居民杨女士因患感冒到一家药店购买感冒药。店主向杨女士推销了一盒12粒装的感冒片。杨女士吃了两天(共4粒)后,感觉稍好转就不吃了。杨女士说,如果药店能拆零卖给顾客,这盒10多元的感冒药就不会浪费了。
相信很多市民都有过和杨女士一样的经历,那就是生病的时候去药店买了一堆药,结果药没吃完病已经好了,剩下的药品只能放在家里,时间一久就会过期,即便再次生病,也无法再服用,最后只能扔掉了事。虽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每年百姓因为买的药用不完而浪费的药品,必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无疑是医药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而剩下被丢弃的药品,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还存在污染土壤、水源和环境等问题。
而另一方面,当我们生病去医院求医问药时,有时候医生会根据我们的病情和身体恢复情况把一些整盒的药品拆开来开给我们,比如一盒有两板药品,医生只开给我们一板;一板药品有10粒,医生会只给我们5粒。这样一来,既可以帮助患者节省开支,同时又避免了药品的剩余和资源的浪费,自然是值得肯定的。而这样的医生,也往往能够得到患者的肯定与认可。
那么在消费者自己去药店买药的时候,药店为什么不能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拆零销售呢?其实不是不能,是不愿意。对于药店所销售的绝大多数药品,除了个别瓶装的液体药品难以拆零销售以外,成包的、成盒的、成粒的药品都是可以拆开零售的。但是站在药店的角度来说,却缺乏对药品拆零销售的动力:一方面,药店卖的药品越多,利润越高,挣的也就越多,而拆零销售势必影响药店的销售量;另一方面,按照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拆零销售的药品不但要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或专区,而且还规定了严格的销售流程、管理办法,这无形之中也加大了药店的经营和管理成本。
正是以上这些原因,导致药品在零售药店拆零销售的困难,于是药品剩余、浪费的现象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推进药店药品的拆零销售,在小编看来,首先需要药店积极转变经营和管理理念。表面上看,药品拆零销售降低了药品销售的数量,但是这种从消费者利益出发,为消费者着想的人性化经营方式,必然会给药店带来更多的回头客,让药店“不亏反赚”,就像从患者利益出发,给患者拆零开药的医生,更能得到患者的认可。
- 上一篇:药品一致性评价拉开380亿药用辅料整合大幕
- 下一篇: 黑色五月 医药行业迎来大变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