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资讯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资讯 - 企业要闻 -  企业要闻
国产新药闯关FDA开门红!十年出海之路,绿叶制药如何冲出MNC包围圈?
发布日期:2023-01-19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871

2022年“寒气”逼人的中国创新药产业,或许在2023年将逐渐“解冻”……


2023年迎来首个“开门红”,由绿叶制药自主研发的新药Rykindo(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制剂)获得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以及作为单药或作为锂盐或丙戊酸盐的辅助疗法用于双相障碍I型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


Rykindo是首个由中国药企自主研发并在美国获批上市的中枢神经系统(以下简称CNS)治疗领域的新药,也是首个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第505(b)(2)条款获得FDA批准上市的由中国大陆制药公司开发的复杂制剂产品。


在2022年多款创新药出海美国受阻后,绿叶制药终于为中国创新药带来了一份新年礼物,他们的经验是什么?从2015年完成Rykindo关键临床,到2023年在美获批上市,绿叶制药闯过了哪些难关?又形成了哪些优势?创新药出海选对策略是关键?


01

出海不易,脚踏实地


出海寻求增量成为创新药研发企业们共同的追求,出海策略的选择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均为严重的精神障碍疾患,在全球分别影响约2400万人和4000万人。在美国,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障碍的患病率约为0.25%~0.64%,而约4.4%的成年人在一生中经历过双相障碍。这两种精神疾病均具有高复发率,服药依从性差是导致患者复发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庞大的患者需求带来了可观的市场空间。IQVIA数据显示,2021年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在全球和美国的销售额分别达到约71亿美元和约44亿美元。


瞄准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广阔的市场前景,绿叶制药早在十余年前便定下了国际化战略。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只有临床优势显著、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才能取胜。


绿叶制药集团制剂研究中心副总裁孙考祥博士介绍,Rykindo注射后起效迅速,有助于快速控制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Rykindo在体内的血药浓度平稳,有助于降低剂量依赖性副作用的发生风险,提升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其在停药后快速清除,也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作为一种长效针剂,Rykindo可有效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欠佳的问题,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此外,首先进入美国市场也是绿叶制药的战略性选择,毋庸置疑,在美国做新药的临床试验难度是最大,但作为全球最大的药品消费国,美国市场也是药企想要跻身全球第一梯队的必争之地;同时FDA也是业界“金标准”,获得美国监管机构与市场的认可,相当于拿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快速通行证”,对于未来进一步打开更多发达国家市场及新兴市场都会有所助益。


从2015年Rykindo关键临床试验完成,到2019年在FDA提交NDA,再到2023年正式获批,绿叶制药走通了FDA审评审批的每一步。绿叶制药集团研发国际高级副总裁孙志刚透露,“FDA对这个药问了很多问题,包括临床和药学方面,特别是对研发的小试研究、临床试验、工艺放大还有商业化生产等这些方面的问题都问得特别仔细,在现场检查的时候详细看了很多批次的记录。”


这个过程中,绿叶制药“扎扎实实地做好了每一步的工作”。孙志刚透露,绿叶制药的目标是做全球性申报注册,但在2015年时,Rykindo的产能还不足以供应全球,因此他们花费了很大一部分时间进行工艺放大。“在最后申报的时候FDA确实问了很多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拿出了从小规模到大规模做的很多批次来沟通,我觉得这也是获得FDA批准的很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Rykindo的获批是基于备受业内关注的全球性临床数据,“坦率说,Rykindo也是被FDA问过临床问题的,但我们的策略是全球开发,所以在中国和欧洲都开展了临床试验。审评期间,我们也运用了中国和欧洲的临床数据与FDA沟通,充分解释Rykindo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点来说,我觉得我们全球开发的策略是真正得到了落实,而且也确实从中收获果实。”孙志刚坦言。


谈到与FDA沟通的经验,孙志刚介绍,“FDA的审评主要围绕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三个要素,其中,商业化生产质量是NDA评审的关键点。”因此,绿叶制药也用了大量的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CMC研究证据证明了Rykindo的有效性以及质量的稳定。


02

 十年积累,修成正果


作为全球微球技术平台领先者,绿叶制药关于利培酮微球项目(Rykindo)立项可以追溯到2008年,并于2011年确定了Rykindo的国际化路线。从确定国际化战略到实现在FDA获批上市,这条路一走就是10多年。


2019年完成FDA的现场核查之后,迫于疫情等方面的挑战,绿叶制药进入FDA审批的漫长等待中,而Rykindo则率先在国内传来好消息。2021年1月,绿叶制药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商品名:瑞欣妥)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瑞欣妥也成为了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自主创新微球制剂。


微球制剂是一种新型高端制剂,可针对临床需求设计不同的释放速度和周期,实现平稳持续释放药物一周至数月,进而提高疗效,提升治疗安全性和依从性,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但微球制剂技术具有研发、生产难度大、技术壁垒高的特点,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此前一直被海外公司垄断。


作为国内最早进入该领域的企业之一,绿叶制药通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建立起了包括高载药量低突释微球制备技术、微球产业化制备技术及设备、长效缓释制剂体内外释放相关性评价等核心关键技术,并形成了在研发策略、创新体系、工艺设备和工艺系统的设计开发、商业化生产、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以及全球专利保护上的卓越能力和优势积淀。


随着Rykindo在FDA的上市,绿叶制药也打破了海外公司此前在微球技术领域的国际垄断地位。


对于CNS相关疾病的治疗而言,用药的依从性是核心的临床需求之一。孙考祥博士坦言,CNS系统疾病对长效制剂需求很大,因此开发以微球制剂为代表的长效制剂产品是解决其临床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包括微球技术平台在内的长效缓释技术平台的优势,如今绿叶制药已经面向海外市场构建起了丰富的产品管线。除了Rykindo,绿叶制药的另一款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在研产品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LY03010)已于去年11月在美国达到关键临床试验预设终点,并计划在美国提交NDA,可以说,其商业化指日可待。若未来LY03010顺利获批,能够与Rykindo形成差异化的产品组合,惠及更多患者。


此外,孙志刚介绍,绿叶制药也在持续布局其他CNS在研产品,包括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同步开发的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LY03003),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并在美国处于NDA审评阶段的一类创新药若欣林(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等在研产品。显然,绿叶制药正在不断发挥其技术平台的优势,围绕患者需求进行深度布局。

03

出海要选对策略


Rykindo在FDA的上市是绿叶制药“国际化战略”的重大成果,意味着绿叶制药以其自研能力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绿叶制药(国际)总裁张业泓博士对E药经理人表示,目前绿叶制药正在积极推进Rykindo在美国的商业化布局。

绿叶制药(国际)市场部副总裁周骏表示,从全球市场来看,海外市场应用长效制剂的患者比例远高于国内市场。


具体到美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应用长效制剂的患者比例达到12%。从患者需求带来的销售情况来看,2021年美国市场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占到全球销售额的61%。在美国上市,也意味着Rykindo将直面长期占据美国市场的跨国巨头的挑战。


对于Rykindo未来的商业化策略,作为绿叶制药在美国即将商业化的第一个新药,绿叶制药已经为Rykindo规划了两条路径,一条是自建商业化团队,另一条则是在美国市场寻找合作伙伴。周骏表示,目前这两条路径都处在积极的推进之中。周骏强调,从长期战略来看,绿叶制药未来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化团队,以满足后续在研管线上市后的商业化需求。


Rykindo的上市同样也是中国医药行业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为数不多的获得FDA批准的国产新药,Rykindo的成功出海也为踌躇不前的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张业泓看来,国际化道路是一个螺旋性上升的过程,尤其是对于进入美国市场,更需要严谨与脚踏实地。


出海考验产品差异化,也是考验药企对战略的精准把控。对于创新药的国际化战略,周骏强调,每家公司要根据自己研发的能力、资源配置、组织能力等等来决定自身的国际化方向。


此次Rykindo的上市,绿叶制药选择505(b)(2)的途径,孙志刚表示,505(b)(2)可以避免505(b)(1)所带来的时间成本和费用风险,同时也可以避免505(j)仿制药市场的竞争。据悉,505(b)(1)即全新分子结构的药物的上市,虽然最有可能获得高回报,但也更具高风险,药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最终却铩羽而归的故事并不罕见;505(j)的路径则往往面临仿制药“红海”的竞争,回报预期有限。


505(b)(2)新型药物递送系统(Novel Drug Delivery System,NDDS)制剂创新相关的市场竞争技术门槛较高,而收益相对仿制药则丰厚得多。从绿叶制药的策略来看,其可通过Rykindo这一高端制剂出海打开国际市场,为未来更多创新产品铺平道路。周骏对绿叶制药未来的创新药产品出海充满希望,他指出,绿叶制药目前的在研管线中还有LY03015、LY03017等新分子实体。


不论是成熟靶点还是first-in-class,药企的国际化战略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不论是分子的创新,还是制剂的创新,抑或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创新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满足当前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秉持着这一前提,进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道路,踏上国际化征途的中国药企都将看到胜利的曙光。


来源:E药经理人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