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资讯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资讯 - 企业专访 -  企业专访
救命药全国告急 药品紧缺政府应该承担责任
发布日期:2016-06-03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2322

  那么多的药品为什么会告急呢?国家就不管理吗?诸多救命药时时刻刻地上演全国告急,成本高、利润低、未批准进入中国市场是主要因素,医药界人士呼吁,政府责无旁贷。“亲们帮忙找一种药,中文名JAK2突变抑制剂,在国内是走私的,等救命,帮帮忙。”“跪求放线菌素D、如果找不到这种药,病人只能等死,多少钱都买。”“鱼精蛋白谁能找到现货?等着这个药做手术,请朋友帮忙找找。”

   救命药全国告急:从重症向慢性病蔓延

  朋友圈中发布的求药信息大多是必不可少的救命药。近期,一种称为鱼精蛋白的手术用药在全国多地出现短缺甚至断货。“有朋友让我帮忙找,说有多少要多少,但这不可能,我只好从北京和湖南两家医院调了一些给他应急。”北京一位医疗资深人士表示。

  这一事件甚至引起了国家卫计委的重视。5月10日,国家卫计委特意回应了鱼精蛋白短缺问题,称因“鱼精蛋白药典标准修订,企业自2015年底暂时停产,并从市场上召回了相关批次药品,导致暂时性供应短缺。”

  其他短缺或根本没货的肿瘤用药至少还包括,卡氮芥(脑瘤、白血病、黑色素瘤、肺癌等)、替尼泊苷(恶性淋巴瘤、中枢神经系肿瘤、膀胱癌)、紫杉醇脂质体(卵巢癌)、阿法替尼(晚期肺小细胞癌)、马法兰(多发性骨髓瘤)、PD-1(黑色素瘤)等。

  据国药控股[1.41%]在2010年8月,针对医保甲类药品在各医院的短缺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在调研的645家医院中,缺货品种达到3171种次,平均缺货率为7.07%,其中三级医院缺货1040种次,缺货率为7.13%,二级医院缺货911种次,缺货率为7.24%,一级医院缺货675种次,缺货率为7.89%,社区及县级医院缺货545种次,缺货率为6.02%。

   短缺原因:利润低及特效药受限

  成本高、利润低、受众小是救命药短缺的原因之一,并且带有普遍性。注射用放线菌素D是一种较为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在全国只有两家企业生产,分别是海正辉瑞制药和上海新亚制药。但上海新亚制药在多年前就由于生产成本过高、成本过低而停止生产。

  海正辉瑞制药副总裁杜加秋曾出示了一份2006年制定的放线菌素D的生产成本核算单,在当时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放线菌素D有10%的利润空间,但是近十年来,生产成本在上升,而销售的价格没有随着上涨,反而一直降价销售,从2006年的零售价23元到近几年,一直维持在20元左右。

  “紧缺药品很大一部分是廉价药。尽管发改委对药品价格放开,但低价药还是有规定和限制。”一位国内制药企业的市场销售人员表示,“低价药短缺与国家药品招标有很大关系。药改看似挤掉了中间的水分,但医院是以某地区最低中标价来砍药厂的价格,本身就没什么利润空间的低价药就更没有生存空间了。”

  据悉,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专门调研药品短缺原因,干荣富介绍, 一是药品短缺非偶然,近年来时有发生。2003年“非典”时期,流通环节囤积导致了“非典”药品短缺以及哄抬价格的情况;2004年发生5%碳酸氢钠溶液生产质量出现问题、生产企业相继停产,导致5%碳酸氢钠的供应不足事件。

  二是医院常用药和小品种药品是常见短缺种类。比如医疗机构经常使用的、用于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药物,分别用于治疗偏头痛、用于治疗癫痫病的麦角胺咖啡因、苯巴比妥等,这类药品虽然数量不多,却可以满足八成左右患者的用药需求;小品种药品也是短缺的种类之一,有些小品种药品也可称孤儿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罕见病的药品。三是价格低廉、疗效理想的药品出现断供日趋频繁。

   政府应承担相应责任

  “药品紧缺政府应该承担责任,对这些药品最起码应该予以保证、配备和组织生产。”干荣富表示,“政府必须要管,这是不能推诿的责任。对生产企业来说,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4月29日,国家卫计委发布《2016年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药品定点生产企业招标公告》,将9种药品通过招标选择生产企业,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供应定点生产品种。

  包括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注射用放线菌素D、氯解磷定注射液、注射用促皮质素、地高辛口服溶液、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和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等9个药品。

  近年来,国家多个部委出台过针对短缺药品的供应的应对政策。2014年5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目录》。 2015年1月国务院7号文,6月卫计委70号通知,提出急(抢)救药、妇儿专科用药直接挂网采购。2015年3月10日,去乙酰毛花苷等4个基本药物首批定点生产。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上述临床必需的药品常常断档。

  一位在药企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士对此次政策也并不太看好,“政府之前也曾经定点几家企业进行短缺药的生产,本来也是寄希望于统购统销。但医院的采购量并没有扩大,本来就是以数量换取利润空间的生产厂家无利可图,后来不了了之。”

  对此,干荣富表示,“虽然政府唱主角,但毕竟由于利润少,对企业和医院的吸引力都不大。”所以在“保证原料的前提下,要对定点生产的企业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发改委保证利润空间,工信部保证生产,卫计委保证临床使用,CFDA要保证药品质量,多部门联动进行监管。”

  而对于用药的医院,“哪怕中间利润再少,为了治病救人也要配备救命药。考虑到药占比新标,也可以考虑用比如DTP的形式、院外药房等配备。”另一种解决途径则是从医药产业角度考量,很多中国短缺药均可以便宜的价格从印度买到。

  印度是仿制药大国和强国,大量药品价格低廉、出口欧美国家。与专利药相比,仿制药在剂量、安全性、效力、作用、质量以及适应症上几乎完全相同,但均价只有专利药的20%-40%。据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善联介绍,“印度药80%的原料来自于中国,由于重视研发、制备工艺且政府大力支持仿制,加上监管很严,仿制药质量不错。”

   如何解决廉价药短缺问题?

  相关人士建议,必须在国家的相关部门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统一管理紧缺药品。它负责统一规划,统一统计管理。比如说一年到底有多少病人,每一种药应该生产多少,还有价格制度,300种短缺廉价药品的单独定价,要跟厂家去定点生产。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这其实已经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说到底,还得靠改革,要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