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一地医保局发文,叫停全体定点药店依靠异地互联网医院开具处方销售处方药的行为。
01
内蒙古通辽定点药店被叫停,禁用异地互联网医院处方
日前,内蒙古通辽市医保局发布《关于停止使用异地互联网开具处方销售医保药品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要求全市的定点药店于2025年4月25日起,全面停止使用异地互联网开具处方销售医保药品。
《公告》明确,一、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应按照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相关规定,凭本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或本市定点互联网医院开具的电子处方或纸质处方,或者本市承担线上开方的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开具的电子处方,为参保人员调剂、销售药品。
二、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应按医保政策规定为参保人员提供电子处方,如不具备开具电子条件的可暂开纸质处方,纸质处方应连续编号,保证处方编号的唯一性和可识别性,并加盖“外配处方专用章”。
三、广大参保人员在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时,需凭本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纸质处方或电子处方购药,也可以凭本地定点互联网医院或本市承担线上开方的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开具的电子处方购药。
四、各定点医疗机构要根据辖区处方量合理配备开具电子处方的医师,必要时可增派专班人员为参保人员提供纸质处方(加盖“外配处方专用章”)或电子处方,确保停止异地互联网处方后,参保人员购药不受影响;各定点零售药店要在显著位置张贴公告,配备专兼职人员提醒、指引参保人员凭处方购药,同时要熟练电子处方下载调剂流程,缩短参保人员排队等候时间。定点零售药店要正确解读国家医保政策,做政策的正面宣传和引导。
五、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应立即对接本市定点互联网医院及承担线上开方的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名单后续公布),需凭符合相关要求的处方销售药品。承担线上开方的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要配备专人为参保人员提供电子处方开方服务,并于2025年4月18日前试运行。
由此可见,通辽市医保局发布的《公告》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1)处方来源本地化;(2)处方来源可追溯;(3)处方流出全程监管可覆盖,足以说明监管部门在“收紧处方来源管理”上的决心。
02
国家医保局早有要求,湖南禁止AI生成处方
值得注意的是,通辽市医保局在解释“为何要规范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管理”这一问题时指出,近期国家医保局在检查工作中发现,部分定点医疗机构与定点零售药店存在利用纸质处方进行虚假开方、超量开药等违规行为,这些行为对医保基金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去年10月,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查出哈尔滨有多家药店违规销售处方药且金额巨大,央视新闻报道了“4家药店伪造处方骗保上亿”,轰动业内和整个社会。
为有效遏制此类现象,保障医保基金安全稳定运行,2024年10月,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关于规范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管理的通知》,规定:一、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和医保协议约定配备诊疗所需药品,只有暂时无法配备但确需使用的情况,才能为参保人提供处方进行外购药。二、针对定点零售药店:凭本统筹地区定点医疗机构外配处方销售的药品,符合规定的可以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暂不接受本统筹地区以外的医疗机构外配处方。
此次通辽市医保局“严管处方来源”的做法,正是对国家医保局所发布文件的具体落地执行。
除了通辽市以外,湖南省医保局在今年2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药店资源规划和纳入退出管理、购药处方、药价管理、医保信息化建设、医保协议管理及基金监管5个方面作出要求。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要求药店严格审核电子处方,严禁AI生成处方,并推动电子处方流转平台接入。
03
互联网医院数量“井喷”,处方合理性成为“焦点”
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移动医疗。2014年,是国内移动医疗井喷的开端,后来又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从2020年2月3日到2月8日,不到一周的时间,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连发三份文件,均明确组织各级医疗机构借助“互联网 ”开展针对新冠肺炎的网上义务咨询、居家医学观察指导等服务,拓展线上医疗服务空间,有效开展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全国设置超过2700家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超过2590万人次,地市级、县级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年共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超过2670万人次。
此外,另一重要契机则是“药品网售”的新规实施。2022年9月,在经历了明确禁止、开放探索之后,处方药网售“开闸”,当年9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处方药网络销售管理,对处方药网络销售实行实名制,并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等。在药品销售市场,处方药一直是绝对主力,在处方药的销售中,处方是关键一环。
不过,处方药网售的“开闸”,让一些互联网医院开始承揽起开处方的业务,成为买药的一种辅助手段。
在国内多个线上购药平台体验处方药购买服务,处方均由平台指定或入驻药店签约的互联网医院开具,且开方时间以秒为单位,一张处方的开局,只需几秒钟。一般来说,每开具一张处方,互联网医院平台就会有0.6元左右的抽成进账,不少互联网医院也把目光瞄向了“开处方”。不过,处方“秒开”的背后,安全性也引人担忧,尤其是异地互联网医院开具处方的合理性遭到怀疑。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医保政策监管的趋严,严管异地互联网医院开处方卖医保药,或许就是下一只“落地的靴子”。除通辽外,江苏、浙江、广东等多地已陆续收紧异地互联网处方管理。
来源:米内零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