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资讯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资讯 - 权威视点 -  权威视点
展望2025年,药企关注重心或将转向这些路径!
发布日期:2024-12-26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1380

随着中国创新药管线不断扩大、 研发实力屡获验证、资产性价比显著,2023年下半年起创新药BD出海、收并购明显提速。有机构表示,展望2025年这一趋势或仍将持续。同时机构指出,海外药企的关注重心将转向创新价值和差异化显著的更新技术路径,包括 CGT、小核酸、核药、双靶/多靶抗体和ADC等。
 
  如细胞与基因治疗(CGT)作为具有前景的治疗领域之一,正在国内蓬勃发展。行业数据显示,中国CGT市场展现出巨大的活力,CGT在研管线达647项,涵盖了病毒载体疗法、细胞治疗、核酸药物和mRNA疗法等多个方向,针对遗传性疾病、肿瘤、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治疗潜力和市场前景。有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国内超40家聚焦CGT领域的公司获得了新一轮融资。
 
  核药,又称放射性药物,是一种用放射性核素或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及生物制品来诊断、治疗疾病的制剂。有数据预测,全球核医药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预计全球核医药市场在2022—2026 年的复合增速为11.6%,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5亿美元。
 
  据悉,核药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商业化表现强劲。如2018年和2022年美国食药监局相继批准了诺华的两款药Lutathera和Pluvicto上市,2023年,这两款药的总销售额突破了15.8亿美元。其中,Pluvicto上市当年(2022年)即实现收入2.7亿美元,2023年飙升至9.8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263%。
 
  在国内市场,核药也吸引了不少药企入局。目前,国内布局核药的企业包括恒瑞医药、远大医药、先通医药、瑞迪奥医药、中国同辐、东诚药业等。
 
  此外,双靶/多靶抗体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着药企加快布局,交易也日渐活跃。如2024年10月,葛兰素史克宣布以3亿美元预付款 5.5亿美元里程碑金额引进恩沐生物的CD3/CD19/CD20三抗CMG1A46,该分子目前处于血液瘤一期临床,自免适应症预计2025年进入一期临床。
 
  此外,根据梳理,今年国产自免TCE双抗/三抗连续完成多项重大授权合作,包括同润生物CD3/CD19双抗授权给默沙东,嘉和生物CD3/CD20双抗、岸迈生物BCMA/CD双抗通过NewCo模式出海等。
 
  全球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市场规模也呈现逐年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3年,这一规模从20亿美元增长至10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1%;预计2023年到2030年期间将以30.3%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到2030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62亿美元。
 
  面对可观的市场空间,国内外大批创新药企积极布局ADC赛道。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国产ADC新药研发共519项。且越来越多ADC凭借实力“授权”出海。例如,近日的12月4日,映恩生物宣布,与全球生物医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已就一项在研早期抗体偶联(ADC)药物DB-1324达成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当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大型医药市场,随着中国创新药企研发能力不断提升,MNC仍将持续在我国寻找合作标的。


来源:制药网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