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资讯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资讯 - 权威视点 -  权威视点
药店2025年,8大变局
发布日期:2024-12-31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260

2014年一心堂上市后率先“跑马圈地”,已持续了整整十年的资本扩张浪潮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徐徐落幕,这标志着以壮大门店规模为主要目标的“整合运动”逐渐失去动力与活力

 

由于药品属于特殊商品,因此药店行业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近几年“合规”门槛不断提高,促进了药店的“洗牌”进程。另外,医药电商对实体药店原有经营方式的冲击也与日俱增,迫使药店行业必须要做出改变。


2024年1—9月,药店整体的盈利呈下滑趋势,估计第四季度的成绩单不会有太大的改观。那么,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药店行业将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趋势一:“加盟”升温

不管发生什么变化,门店的数量与销售的规模始终是衡量药店实力大小的主要标准之一。


一直以来,上市连锁和区域龙头都是采取直营、并购和加盟的拓展方式,然而进入2024年第四季度,“画风”突然发生巨大的变化。先是老百姓暂停开店和收购,明确今后以加盟和联盟为重心;接着是大参林宣布暂停进入新的省份,要打“加密之战”。大连锁收缩“战线”早有迹象可寻,今年关店的数量大增,甚至有整个连锁停止运营。多年的“排头兵”国大药房上半年的净利出现负数,同比下降104.81%。


近期老百姓、一心堂、大参林纷纷变更募集资金用途,都是鉴于形式作出改变,以提升门店的竞争和抗风险能力为重中之重。如最近大参林发布公告称,决定对“南昌大参林产业基地项目(一期)”进行投资规模调整并结项,该项目原计划使用募集资金1.28亿元,现改为将节余募集资金6590万元用于日常生产经营。


虽然连锁药店拓展新店的步伐不会停止,但数量肯定会大幅度下降,因此增加加盟店的数量对提升规模效益更加重要。由于大环境变化生存艰难,更多的小连锁和单体药店被迫选择投靠“大树”,2025年“加盟”热将会出现新的高温














趋势二:“关店”潮涌

之前被一些大众媒体视为多过银行和米铺的药店,如今也迎来了“关店”潮。有统计表明,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已经关了上万家药店,不过这仅仅是开始,估计2025年会出现“关店”的高峰期


其实在2023年底已经有苗头出现,风头最劲的上市连锁净利增幅同比下滑。到了2024年,整个药店行业的下滑趋势不减,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原因有多方面,药店数量的增加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是主因,道理很简单,近几年药店数量屡创新高,为何唯独2024年特别难?


关键还是“合规”的门槛不断提高。要想纳入“双通道”、加入医保门诊统筹,必须在软件硬上符合要求;除了集采降价,要求同药同价和线上比价使药店对医保药品的药价操作空间减小;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后,医保资金的大头流向了医疗机构;严查医保“套现”,一部分依靠不规范操作牟利的药店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新冠疫情导致线上消费逐渐成为习惯,而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医药电商巨头也由平台增加了竞争者的角色,虽然包括上市连锁在内的连锁药店大力发展电商业务,但线上价格厮杀比线下更加惨烈,不仅对整体利润贡献有限,还影响了线下的实体门店,部分顾客由线下转向线上。


种种压力之下,传统经营模式的盈利空间不断缩小,难以维持者不可避免出局。这不是药店之间的竞争,而是时代变迁的考验,因而被淘汰的药店数量不会少。














趋势三:医保“洗牌”

与2023年相比,2024年退出医保的定点药店更多了,少数是主动退出的,大部分是被迫退出的,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医保合规“门槛”不断提升是它们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从早期的定点药店禁售“非药”开始,对定点药的监管不断趋严,在要求四同药品同价、严查“骗保”、线上比价之后,国家医保局又要求全国定点药店在2025年6月底前实现药品追溯码全场景应用。有些药店难以达标,有的药店靠“回流药”生存,这些药店被淘汰是必然的结局。


不仅如此,最近黑龙江、海南、新疆等地纷纷出台措施,以优化定点药店的布局和密度。在医院旁,定点药店扎堆的情形非常普遍,不过根据新的规定,以后这种现象将会改变。


新疆的《关于做好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资源配置管理的通知》规定,按照“15分钟医保服务圈”要求,服务半径800—1000米内可纳入1—2家定点药店。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医保服务圈内已有1—2家定点药店,其他药店再进入就不能获得定点资格。海南就明确规定“市区定点零售药店(含门诊统筹药店、‘双通道’药店)周边15分钟范围内,不再增设同类型定点零售药店”。


黑龙江的《关于开展医保定点药医药机构区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则提出了要总量控制,逐步优化定点布局和密度,实施动态管理。比如说,扎堆医院旁的几家药店都是定点药店,可能以后就要优胜劣汰或优中选优,前提只能有一两家。


不难推测,对现有数量庞大的定点药店逐步优化的政策将很快会在更多的省份推广,定点药店的大“洗牌”不可避免














趋势四:业态多元

最近,老百姓间接全资持股的扬中老百姓中医综合诊所有限公司成立,意味着向中医服务领域延伸迈出一大步。从其他行业的发展来看,通常一家企业发展到较大规模,多元发展是必由之路。


当然,多元化发展向相关产业延伸是首选。健之佳在今年5月投资成立了成都锦江健之佳博仁堂美林中医诊所有限公司和成都成华健之佳博仁堂中医诊所有限公司,6月又计划投资1000万元设立全资全资子公司云南健之佳医疗服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中医养生保健、健康咨询服务等。10月,大参林成立了浙江大参林医药供应链有限公司。


其实上市连锁不只是在中医药板块延伸,对多元化的探索已触及更多的领域。2021年9月,老百姓成立深圳百信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1月,投资成立湖南百璧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物联网技术研发、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等。大参林与益丰也有相同的投资举措,前者成立了大参林健康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后者成立了湖南益丰芯科技有限公司。


从投资的领域来看,上市连锁有的“跨界”步伐较大,如去年10月,一心堂耗资1315万元收购上海旭远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从投资的比例来看,上市连锁多元化的发展有的属于“试水”性质,有的则是注重长远布局,如老百姓的湖南百璧科技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在上市连锁的示范、带动作用下,2025年药店行业业态多元化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趋势五:“自营”流行

在药店普遍感到“内卷”加剧的2024年,天津力生药制药和葵花药业却分别在10月和11月开出了自己的药店。不只是药企,一些有实力的批发商也在打造属于自己品牌的产品,增强“自营”的优势,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对零售终端的掌控权和话语权


对药店而言,加大“自营”产品的开发不仅能提升盈利空间,也是避免同质化竞争的有效手段。今年上半年,老百姓的自有品牌在自营门店的销售额达16.9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2.46%。健之佳贴牌商品的销售额为6.29亿元,比2023年同期增加18.90%,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4.9%。《米内零售观察》的调研结果显示:2023年有51.6%的百强连锁开展了自营或贴牌业务,同比去年增加一成多,估计2025年这个比例会继续上升。


由于开新店和并购的风险加大,大连锁更倾向于轻资产的加盟扩张方式,拥有更多自营的产品,对加盟商的吸引力和把控力也会随之增加,而加盟商的增多,反过来会提升自营产品的规模、降低成本,形成良性的循环。


不过,随着自营商品的数量大增,逐渐会陷入同质化的竞争,只有打造有自己品牌的自营商品,才能更具竞争力,但这又不是一般连锁药店可以做到,由此不难推测,“自营”的较量会上升到“品牌”的领跑














趋势六:“非药”开花

药店行业销售不景气,如何应对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漱玉平民在2024年三季报中表示,将拓展供应链,增加非药品品类,提升非药品品类销售,以提盈利能力


近两三年以来,益丰、大参林、健之佳等纷纷增加经营品种范围的意图如今已经明朗,一心堂增资一心便利之举更是表明了大步进军“非药”领域的决心。药品采集的大背景下,药品趋向微利已成定局,利润不断下滑,既要“节流”更要“开源”,向大健康领域寻找增长空间势在必行,于是在传统保健品的基础上,药店增加了更多主打“健康”概念的非药产品。


在2023年的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一心堂提出要增加大健康产业的产品,包括美妆、个护、婴幼儿配方乳粉、功效性药食同源性食品及大健康属性的日化家清类产品等,旨在打造新的营收增长点。老百姓在2023年三季度业绩解读会上也表示,将积极探索非药业务板块。2024年药品的销售增长乏力,致使2025年药店的经营会更加注重“非药”品类的拓展。

 

虽然药店曾探索“非药”折戟,但时过境迁,“药店 电商”为“非药”提供了拓展空间,通过在第三平方开设店铺或自设商城,使“非药”产品有了更多被消费者认识的接受的机会,提高了成交的成功率。药店新零售业务的快速增长,无疑给“非药”的成长增添了动力和信心

 













趋势七:强强“牵手”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原本在各轨道发展、没有交集的一心堂与叮当快药,在2024的最后一个月走到一起,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之所以能达成合作,无非两点:一是有对方需要的东西,各取所需互补;二是有合作的契机和共同点。一心堂看中了叮当快药线上线下一体的运营能力,而一心堂众多的门店网络可与叮当快药的在线健康服务形成互补和协同。作为中药饮片生产商,一心堂在为叮当快药建立的FSC药企联盟增加产品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分享该联盟的供应链优势。

 

与更多、更强的企业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案例,将会在2025年更多出现。从专业的角看,这种优势互补的合作可能发挥1 1大于2的作用,在壮大自己、加深“壁 垒”的同时,又可以拉开竞争对手的距离。

 

强强“牵手”不再局限于药店与药企,只要对方有优势可以助力,不管什么行业都可以合作。也不再局限于商品,只要可以产生效益、在经营范围之内都可以进行更多的探索。不排除在深入的合作中,结合出新的经营主体。

 

强强联手的趋势无疑会对药店的竞争格局带来新的冲击,加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两极分化。

 













趋势八:“年轻”上位

 

 

药店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老年人, 不过随着政策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这种现状正在逐渐发生转变。

 

医改进入深水区,各项相关政策不断实施,集采常态化、医保个账改革、线上比价等普及推进,意味着药店可能不再是一门好生意。面对毛利率下降、单店产出下滑、新店盈利期延长等不利因素,连锁药店纷纷收缩“战线”,以降低成本费用、提升门店竞争力为当前首要任务。

 

药品趋向微利,迫使药店必须拓展新的发展和盈利空间,从2024年的药店的总体情况来看,向多元化发展已成定局。既然要实施多元化战略,需要大量增加“非药”的品类,而这些多元化产品的销售对象更多是年轻人,如功能性化妆品、保健茶等。为了迎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药店也要随之变得年轻、时尚。

 

近年来“即时零售”兴起,这种快捷的销售模式既为争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供了条件,也为药店发展更多的业务创造了空间,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加入其中就是典型的案例。

 

未来由政府部门主导的“15分钟生活圈”,将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药店也需要加入一些“年轻”的元素,才能融入其中,从而与圈子里的各种业态产生集群效应,获得收益

 

来源:米内零售观察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