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资讯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资讯 - 权威视点 -  权威视点
医保药品管理改革下,终端用药结构的5个变化
发布日期:2021-11-10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689

       国家医疗保障局组建以来,统筹推进医保改革,出台了包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一系列的医疗保障政策和管理举措,以常态化、制度化措施减轻群众就医、用药负担。为全面展示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2021年11月3日,中国药学会和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联合召开了“‘六升四降一保障’——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会上,米内网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张步泳介绍了公立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公立基层医疗机构三大消费终端用药结构情况。相关数据证实,医保药品管理相关政策出台以来,终端用药需求逐步优化、药品消耗结构逐步优化,患者用药可及性进一步提高。

药品需求持续增长药占比逐步下降

      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利用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仅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所下降,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诊疗人次达77.4亿人次,其中医院33.2亿人次(占42.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1.2亿人次(占53.2%),其他医疗卫生机构3亿人次(占3.9%),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5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23013万人,年住院率为16.4%;入院人数就诊分布中,医院18352万人(占8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707万人(占16.1%),其他医疗机构954万人(占4.2%)。

      近几年来我国三大终端药品销售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销售额实现16437亿元,同比有所下降。在终端药品销售分布上公立医院终端市场份额最大,一般在65%左右,零售药店终端销售在25%左右,公立基层医疗终端销售在10%以内。2020年公立医院销售占比为64.0%,零售药店终端占比为26.3%,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份额占比为9.7%。如果加入未统计的“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则目前中国药品终端总销售额超过20000亿元,占202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72306亿元的28%左右,药品占比在逐步下降。

促使用药结构更加合理

      终端药品使用在优化。从近年来三大终端畅销药品排名前20的药品品牌的变化可以看出,2017年排名畅销前20的药品多为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以及重点监测品种,到2020年,药品使用量发生变化,畅销药品多为重症、疑难杂症、肿瘤用药以及各种过评的治疗药品。

      此外,抗肿瘤类药品内部结构优化。抗肿瘤化学药各亚类市场结构逐步优化,比较优质的药物,如抗体药物、蛋白激酶抑制药物市场份额逐年增加,抗体药物市场份额在2017年占比13.87%,到2020年增至28.08%,蛋白激酶抑制药物从2017年的比16.10%,到2020年增至26.73%,两类药物占比提高至50%以上。抗体类药物终端销售,从2015年的77.1亿增长至2020年的347.2亿。蛋白激酶抑制剂从2015年的85.7亿增长至2020年的330.5亿。抗肿瘤类药品结构在向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效果比较有针对性的药品发展,可以看出相关政策出台,也在促进抗肿瘤用药结构优化。

终端用药销售有所变化

      零售终端总体客流量增加,销售途径由线下向线上分流,2014年线下客流量达110亿次,2020年线下客流量为95亿次,线上B2C端客流量为14.5亿人次,O2O端客流量为4亿人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引爆“网订店送”,并间接推动了部分城市互联网医院和网络医保支付的瓶颈打通。

      零售终端(实体药店)销售的多为常见病、多发病用药(如感冒用药)、慢性病用药、健康优化生活(阿胶养颜类、维生素钙类等)用药。2020年,零售终端抗肿瘤药销售达到197.86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8.93%,医保“双通道”政策实施将为DTP等院外渠道带来更多肿瘤药等价格较高的创新药,进一步扩大了重病用药患者的可及性。

促使制药企业重视创新药研发

      制药企业也在重视创新药发展。从近年来,药监局审评各类1类新药的IND、NDA申请数量来看,2016年药品评审数量为276件(按照受理号计算),到2018年增长至545件,2020年增长至1059件,仅2021年上半年,就达到623件。

      制药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从化学药企业前100强、中成药企业前100强、生物制药企业前20强相关数据来看,这220家企业销售收入在2020年达到8092亿元,比2019年增长0.3%,这220家制药企业研发投入从2019年的45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28亿元,增长了24%,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从7%上升至9%。此外,制药企业产品供给也在趋向专业化细分,如小分子靶向药、单抗、双抗、ADC、mRNA核酸药物、PROTACs、细胞治疗、基因编辑以CRISPR为主与基因治疗等。

未来药品终端市场增速平稳结构更优化

      2019年我国三大终端药品市场规模达到21000亿元,其中公立医院终端市场为13000亿元,零售药店终端为6000亿元,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等终端为3000亿元。预计到2029年,公立医疗终端市场在系列政策影响下,预计将以每年2%-3%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约16000亿元,其中创新药占8000亿元,仿制药占4000亿元,中药和其他占4000亿元,总体结构将更加优化;零售药店线上与线下零售药店规模将达到11500亿,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等由于消费省级,规模将达到4500亿,院外市场将与院内市场规模相当。随着医保药品目录谈判,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将从调结构、腾空间、保衔接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扩大药品可及性,提高药品质量,医药市场将会更加优化,用药结构会更加合理。


文章来源:米内网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