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资讯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资讯 - 企业要闻 -  企业要闻
药物中竟藏有“机关” 药品安全岌岌可危
发布日期:2016-07-01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1304

  目前我国儿童服用药品时还需研磨或着掰成两半。近日,包头市王女士在给孩子研磨药物时竟然发现了一根白线,虽然白线没有酿成严重后果,但就如王女士所言,她对药品的质量已经失去了信心,这种信任危机不仅仅是对药品。

  一根约5毫米的白线,确实很不起眼。甚至于服下也未必会产生多少严重的副作用。但是,关键是这根白线出现的地方实在太过敏感。药物本来是用来治病的,保障病人健康,它就该零差错。如果药物本身就存在毛病,那让人情何以堪?

  现在,因为王女士的细心,线绳才没有服用进去。但是,如果不是孩子服用需要弄碎,谁能发现这药物中还藏着“机关”?那线绳不就连同药物一同服下去了吗?这根白线是怎么进入到药物中去的?制药工人为啥没有及时发现?如果厂家在制药过程中把关不严,今天是白线,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出现别的东西?

  虽然目前来看白线没有酿成严重后果,可如王女士所言,她对药品的质量已经失去了信心,这种信任危机,不光是对这一种药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即便没有被蛇咬到,但这蛇冷不丁地蹿出来,也足以让人心惊胆寒,对井绳一样产生畏惧之心。该药物出自正规厂家,若正规厂家的药物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如何指望它们能够治病救人?药物中出现线绳或不至于酿成大祸,可是,如果注射液等方面出现异物,那就真的可能摊上人命关天的大事!很多厂家为拓展市场,往往会开发多种产品。在药物生产把关上马虎的单位,出事的概率极大。

  药品质量,关乎患者安全。笔者以为,部门管理当有“洁癖”。既然《药品管理法》中有明确规定,对变质和被污染的药品按假药论,禁止生产和销售,那就该不折不扣地执行起来。只有管理盯紧了,让厂家为自己的疏忽埋单,他们才会吃一堑长一智,也有利于震慑同行,让药物质量更具保障!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