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美敦力首席执行官杰夫·玛莎(Geoff Martha)曾在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未来将进行更多投资组合管理,包括潜在的捆绑收购和业务剥离。有分析人士猜测,被剥离的可能会是其糖尿病和脊柱业务。
美敦力是否会分拆?哪些业务会被剥离?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两个月后终于被揭晓。
确认!美敦力即将进行分拆
10月24日,美敦力首席执行官杰夫·玛莎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计划将患者监测和呼吸干预业务分拆成一家新的互联护理公司(NewCo),预计将在未来的12至18个月内完成分拆。
患者监护和呼吸干预属于美敦力医疗外科板块中的呼吸、胃肠和肾脏部门。这两个部门在公司上一财年的总收入约为22亿美元,占美敦力总收入的7%。
与其他业务相比,这两个部门的收入增长较慢,毛利率也较低。这可能是被分拆出去的原因之一。
新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
患者监护
Nellcor脉搏血氧仪、Microstream二氧化碳监测、BIS大脑监护、INVOS灌注监护和HealthCast互联护理解决方案。
呼吸干预
Puritan Bennett呼吸机、Shiley导气管产品组合、McGrath MAC视频喉镜、DAR呼吸系统,以及旨在改善工作流程和护理的PAV 、NIV 和IE Sync软件解决方案。
美敦力认为,将这两个收入增长较缓的部门分拆出去后,公司将拥有更为精简的投资组合。这也会使企业在优势领域的投资更为集中,有利于其核心业务(包括心脏和血管设备)的发展。
新任CEO
“大刀阔斧”推进分拆速度
美敦力的行动并不突然。自从2020年4月玛莎接管美敦力以来,他便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其中就包括要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虽然有了新的“掌舵人”,美敦力还是度过了异常艰难的一年。
肾失神经产品ON MED研究受阻,供应链危机造成的HUGO手术机器人延迟上市,以及糖尿病产品被召回和其监管问题,去年以来一系列的挫折,让美敦力的“业务组合”遭到了投资人的质疑。
从2023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来看,总营收73.7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8%。
按业务线划分,心血管组合营收为27.13亿美元,同比下降6%;医疗外科组合营收为20.01亿美元,同比下降14%;神经科学组合营收为21.15亿美元,同比下降4%;糖尿病组营收为5.41亿美元,同比下降5%。
在业绩不是特别理想的情况下,外界纷纷猜测美敦力的糖尿病和脊柱业务将是最可能被分拆的部门。
虽如此,美敦力却并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反而是创建了一个专注于互联护理的新业务。
对此,有专业分析人士表示:“玛莎在其投资组合的其他地方看到了更好、更有利可图的增长机会。美敦力显然认为,被分拆出去的这两项业务,需要更多的内部投资来推动其市场份额增长。”
联盟猜测,接下来美敦力或许还会继续对现有的业务进行分拆,以实质性的方式执行其投资组合管理战略。但未必会通过业绩的增长水平来决定最终被分拆的部门。
正如玛莎表示的,“分拆能令公司能够将资源集中在更符合其长期战略的机会上,并可以使新公司释放出更多的价值。展望未来,美敦力也将继续专注于积极的投资组合管理,并持续评估潜在的增减,以进一步加速公司的长期增长。”
“分拆潮”再添一员猛将
小公司想做大,大公司却要变“小”。放眼全球医疗行业,通过分拆来进行业务简化,已经成为潮流。
就拿“GPS”来说,继飞利浦、西门子之后,GE医疗也于近日宣布分拆计划称,将组建的三家全球领先的投资级上市公司,分别聚焦医疗、能源和航空三大增长型行业板块。有人认为,这将使GE“轻装上阵”,更加专注于精准医疗的业务。
除此之外,医疗保健巨头强生也宣布要将消费者健康部门从制药和医疗器械业务中独立出来;制造业巨头3M公司,计划把旗下医疗板块业务拆分成一家独立企业;仪器诊断巨头珀金埃尔默也正式宣布剥离计划,表示未来公司将更专注于生命科学和诊断业务。
不难看出,时代变迁之下,横跨诸多领域的“巨无霸”型企业已开始悄然走下历史舞台,越来越多的巨头都将“简化业务”作为了公司发展的方向之一。
究其原因,一方面,母公司产品过了高速成长期,市场不能够再给出高估值,更适合各个业务板块分拆融资。另一方面,业务向核心能力聚焦,资源向核心业务集中,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高效运转。
而加入“分拆潮”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否会在美敦力身上得到印证,还需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得知。
来源: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 上一篇:与数字化结合不断加深,这家药企成立数字科技公司
- 下一篇: 国药集团入局20亿吸入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