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资讯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资讯 - 权威视点 -  权威视点
药品电子监管码已走进我们的生活
发布日期:2015-05-19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2053

  自从2006年开始推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制度,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一直扩大到2011年307种基本药物,大约有3.5万个批准文号,涉及3000多家药品企业,覆盖70%~80%的上市品种。药品监管码的实施一直以来也是行业内的热门话题,涉及的范围一次次扩大,专家们也是众说风云,但不外乎从两方面来看待:支持和不支持

  从正面来看:

  一)药监码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搭建一个个监管的体系。就如药店都在使用扫码收银系统,它可以提供一个终端数据,利用终端精准大数据可以缩短供链,减少中间的环节,也可以说它在做一个中层化的管理,这样增加了透明度,缩短了供应链。

  二)通过电子药监码可以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实施电子监管,药品从出厂到物流再到终端——患者,贴了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就体现了每一盒、每一箱、每一批药品真实生产、经营、库存以及流向的情况,遇有问题时可以迅速追溯和召回药品。电子监管码既是药品的电子标签,也是药品的“身份证”。实施基本药品电子监管可以使企业在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防伪、防窜货、质量追溯、销售流向控制及物流管理等方面同步上了一个台阶,又可淘汰一些高能耗、低附加值、高污染的药品。同时还能帮助大型商业净化市场,减少恶性竞争。现在已经有大商业在做终端,这样势必净化一批小企业,药品价格本身就有水份,这样就可以把许久的药品虚高不合理的价格降下来。

  三)从医药流通领域来看,如果监管码的管理者做到负责任起到监管作用,各处均衡,那么电子医药监管码就能有效监管帮助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快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有效帮助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与美国相比而言,美国的监管模式也是采用类似电子监管码的制度。虽然美国做到覆盖全美的只有4家商业流通企业,但美国的商业流通企业做到了无一积货,归其到底是其要求监管越来越严。在这种状态下,相信中国的未来不会超过20家巨无霸的商业流通企业,现国药、广药、上药等企业都在布局,相信再给他们一段时间,没净化的小企业会被挤压的没有空间。

  但专家也从反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药监码在可操作过程中加大了企业的投入,增加了成本,特别是国外生产进口产品不乏操作失误。另外医院的处方执行拆零方面困难,终端不受控,受到一定影响,不断地扫码,漏扫现象就会多,对于零散存储入库和出库订单多的话,费用和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加剧。其次,医院不执行,终端不受控,生产和流通环节做得再多也是徒劳。

  二)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财力和物力才可力行。就其原因1.药品配送中心规格数量参差不齐不确定。2.线路遍布整个内地一、二、三线城市。3.配送方式呈多样化。这些原因都能导致客户在签收时监码对不上而拒签,导致换货周期加长,从而影响企业正常销售和医院药房对病人的用药。

  三)药监码的推行是电商们的喉咙刺,要做电商就要投入较大资金才能保证扫—录—查等系统到位,不然药监码在此方面等同于虚拟,没有实际的意义。但问题是这么大的投入总要来消化,同时又要不断产生新的损耗,那么这些消化又这么来转移呢?  

  总之,电子医药监管码在系统上是趋势也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只是现间阶断在执行上会有个别环节上的断链,但它却对医药行业的安全和监管起到帮助,现在关键是它的执行力和应用广度。不过药监部门已经开始通过用监管码来做一些特殊药品的数据分析,实施飞行检查。我们有理由相信医药监管码会随着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规范,为药品安全做出规范。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