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通过医保钱包实现跨省共济了,目前已在多个地区试点运行,随着全国范围的推广,对药店有什么影响?是利好吗?
01
9个省份31个地区启动试点
12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江苏苏州正式启动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显示,医保个人账户打破地域限制,“家庭共济”模式再升级,目前已在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甘肃部分地区正式试点运行!其他省份和地区将会陆续开通。
这9个省份31个地区(统筹区)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和就医购药费用结算。据悉,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预计将在1-2年内逐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跨省共济是否意味着医保卡可以跨省给家人使用?实际不然,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是通过医保钱包这个支付载体实现的。
据介绍,医保钱包上线后,拥有医保个账的职工医保参保人,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就能申请医保钱包,钱包开通后在手机上就能将个账资金转给同样开通过医保钱包的近亲属,不仅实时到账且没有手续费。
无论是在医院门诊、住院还是药店购药,医保钱包都能帮参保人支付医疗费用结算中的需个人支付的部分。医保钱包的转账还不受险种限制,职工和居民医保之间可以自由互转。
也就是说,假如山东学生在四川读大学,到药店买药就可以用父母转账的医保钱包支付购药费用,此外,在江苏工作的子女也可以通过医保钱包将个账余额直接转给在河南生活的父母使用。据悉,截至12月1日,已有近2.7万人使用医保钱包。
2023年我国跨省域的流动人口达到约1.5亿,跨省共济能够便利这些人群就业和生活,从而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跨省共济的实现,意味着职工医保个账的资金将不再局限于本地使用,而是可以跨省流动。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也丰富了使用主体,拓展了使用广度,使得医保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02
个账“共享”,从省内到省外
这是继全国所有省份已实现个人账户省内共济,23个省份扩大至“近亲属”共济之后,医保个人账户共济的第三次扩容了。
2021年,国办印发文件,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从职工本人,扩大到其参加基本医保的“配偶、父母、子女”。
今年7月,国办再次印发文件,进一步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亲属的范围由“配偶、父母、子女”,扩大至其参加基本医保的“近亲属”,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8类人群。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实现职工医保个账省内共济,23个省份已将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今年以来,个账省内共济和“近亲属”共济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10月,职工医保个账共济人次已达2.83亿,共济金额达369亿元。其中同一统筹区内共济2.63亿人次,共济金额329.75亿元;省内跨统筹区共济1976.29万人次,共济金额39.33亿元。
共济用途上,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306.64亿元,占比83.1%,用于支付在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个人负担的费用14.16亿元,占比3.8%,用于参加居民基本医保等的个人缴费44.54亿元,占比12.1%。
医保个账使用范围扩大,对盘活个账“沉睡”资金有积极作用。个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之初就是为了提高职工参保积极性、控制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引导个人为老年和大病时积累部分可用资金。
然而随着医保制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全民医保的实现和疾病谱的变化,医保个账的缺陷逐步显现。一边是年轻人、健康者的个账资金大量沉淀、闲置贬值,一边是人口老龄化加剧、退休人员和病患个账资金不够用,且有部分定点医药机构诱导或配合参保人违规套取个账资金。
鉴于此,医保个账改革应运而生。扩大个账资金的使用范围,逐步消化沉淀基金就是其中一步。个账资金的使用逐步从个人扩大到家庭、从省内扩大到省外,全国3亿多职工参保人员和近10亿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共享个账基金这个”大蛋糕“。
03
给药店带来新的增长点
据《2023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医保个账收入和支出分别是6351.35亿元、6097.95亿元,当期结存253.39亿元,累计结存13954.21亿元。简言之,医保个账约有1.4万亿存量叠加6000亿的当期流量,共计2万亿医保个账资金可供参保人跨省共计使用。
随着跨省共济在全国推广和运行,共济资金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盘活的这部分资金将有利于零售药店的均衡发展。
过去几年,个账结算在药店支出保持稳定。2019年至2023年,个账在药店购药支出分别是2029亿元、2076亿元、2061亿元、2484亿元、2471亿元。药店购药支出费用相对平稳,这表明药店在医保个账结算中依然占有一席之位。近年来,因个账记入比例缩减和门诊共济机制的实施,个账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导致个账结算在药店的占比也在逐步减少。
2022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药总费用16382.40亿元,其中医疗机构发生13897.98亿元,占比84.8%,药店购药支出费用2484.41亿元,占比15.2%。到了2023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药总费用19879.79亿元,在药店发生2471.31亿元,占比下滑到12.4%。
不过,跨省共济政策将给药店带来了新的发展变化。一方面,药店的客源将不再局限于本地,外地用户的加入将带来新的增长点。比如,A地区的定点药店可以对接本省B地区、外省C地区的个账,外地用户在本地药店买药可以直接刷医保卡;另一方面,药店客源地理分布的变化,也打破了地理区域的竞争壁垒,使得药店间的竞争更激烈。
对药店是利还是弊,除了考虑门店自身竞争力外,还应考虑地区的流动人口情况。
总体来看,医保个账跨省共济的启动对药店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来源:米内零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