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
资讯
我要注册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热点新闻
首页-资讯 - 权威视点 -  权威视点
没有健康的价值链,便没有可持续的市场-这就是医药控销的答案!
发布日期:2025-07-09  发布机构: 阅读数量:17

在医药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奇特现象长期困扰着众多企业:好销的品种不赚钱,赚钱的品种不好销。这种怪圈背后,折射出的是渠道混乱、价格倒挂、利润分配失衡的行业痼疾。当企业为市场份额疲于奔命时,少数先行者却通过一场静默的渠道价值链革命,实现了销量与利润的双重突围。这场革命的核心,正是对医药营销底层逻辑的重构——从无序争夺转向秩序共建,从短期博弈转向长期共生。

一、行业痛点:失控的渠道与流失的利润

中国医药市场的渠道生态曾长期处于野蛮生长状态。生产企业为快速扩张,盲目发展多级经销商网络,导致渠道层层加价,终端价格混乱。某知名药企曾在全国发展超过30家省级代理商,结果引发严重的跨区窜货和价格战,主力产品利润率被压缩至不足5%。更严峻的是,大量中小经销商为获取返点疯狂压货,造成渠道库存积压,最终反噬生产企业——畅销品种因价格崩盘变成“负资产”。

这种乱象的根源在于价值链的扭曲。传统模式中,生产企业与终端之间隔着多重中间环节,形成“杠铃型”结构——生产端和零售端利润空间大,而承担仓储、物流、资金压力的中间商却利润微薄。这种失衡迫使经销商通过窜货、倒票等违规手段求生,进一步破坏市场秩序。当渠道失去控制,企业的产品策略、品牌建设、终端服务都沦为空中楼阁。

二、秩序重构:价值链管控的五大支柱

破解困局的关键,在于重建以生产企业为主导的渠道价值分配体系。这套体系以五大核心支柱构建起坚实的市场秩序:

1. 渠道精简与区域专属

“少即是多”成为渠道战略的首要原则。代理商从每个省平均20家压缩至1-3家核心伙伴,实施严格的区域独家代理制。以省级市场为例,仅保留一家具有终端覆盖能力的医药商业公司作为一级代理,并通过协议明确二级分销网络,形成清晰的“生产企业-一级代理-定向终端”三级体系。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使经销商从短期套利者转变为长期价值共创者。

2. 价格铁律与窜货清零

价格体系是渠道秩序的命脉。建立全国统一零售价体系,对任何低价倾销行为实施“零容忍”——曾果断终止与年销售10亿元级大客户的合作。同时,通过产品追溯码技术监控货物流向,对窜货经销商处以高额罚金直至取消资格。更创新的是,主动提高出厂价4%,挤压利用增值税票差非法牟利的空间,从源头上杜绝“倒票”生存土壤。

3. 利润分配的科学艺术

健康的渠道生态需要合理的利润分配。采用“橄榄型”利润模型:保障生产企业有足够研发投入空间(约30%毛利),给予一级代理商稳定周转利润(约15%),确保终端药店有动力主推(约25-30%)。这种设计使各环节“有利可图但无法暴利”,既维持链条活力,又避免因暴利引发恶性竞争。

4. 终端深耕与定向供给

终端控制能力决定市场根基。推行“三锁政策”:锁定向(每个终端店固定供货分销商)、锁定量(基于终端消化能力配额供给)、锁定价(严格执行零售价)。通过信息系统将全国3.8万家终端绑定到特定经销商,实现70%终端单一货源供应,彻底解决交叉供货导致的窜货痼疾。

5. 品质筑基与执行铁军

所有策略的落地依赖双重保障。一方面,执行高于国标的内控质量体系,某企业曾主动召回不符合内控标准但符合国标的产品,建立渠道信任基石;另一方面,组建具备军事化执行力的营销团队,“终端控制=10%策划 90%执行力”成为铁律,确保政策穿透到最末梢的零售终端。

三、变革阵痛与破局智慧

渠道重构必然伴随转型阵痛。在改革首年遭遇营收下滑10.9%,净利润暴跌19.5%,根源在于急剧削减数百家低效经销商引发的短期销量断层。这揭示了秩序重建的残酷法则:没有“大舍”便难有“大得”。成功企业往往具备两大破局智慧:

战略定力高于一切。当业绩短期波动时,企业决策者应该顶住股东压力,坚持“用三年时间换三十年秩序”,最终实现营收从10亿到20亿的跨越。这种定力源于对医药营销本质的深刻认知:市场秩序是最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文化适配决定成败。当强硬渠道管控遭遇传统“和气生财”的企业文化,极易引发体系排异反应。为什么很多空降高管推行的激进改革,最终因组织文化冲突折戟?这警示我们:渠道革命不仅是策略调整,更是组织基因的重塑,需要循序渐进的变革艺术。

四、价值链革命的未来启示

医药营销正在经历从粗放扩张向精耕细作的范式转移。渠道秩序重构的实践,为行业带来三重启示:

长期主义是终极护城河。当企业停止对短期销量的病态追逐,转向构建健康的渠道生态,便获得了持续增长的原动力。将经销商年会从“压货动员会”改为“价值链优化研讨会”,三年后核心产品年复合增长率达25%,印证了“今天的秩序是明天的市场,后天的利润”。

生态思维重构竞争逻辑。未来的医药竞争不再是企业间的单打独斗,而是价值链与价值链的对抗。生产企业需要成为生态主导者,通过科学利润分配让经销商成为“利益共同体”,使终端变为“命运共同体”。某企业建立经销商联合生意计划(JBP),共享终端数据、共担市场投入,将渠道伙伴转化为战略延伸臂膀。

动态平衡的艺术。渠道策略需随企业发展阶段动态调整:新品导入期需要广覆盖的“蒲公英式”分销,快速触达市场;成熟期则转向“深根系”的精耕细作。某企业建立渠道健康度指数(CHI),综合评估覆盖率、价格稳定率、库存周转率等指标,实现渠道策略的智能迭代。

当企业选择如何构建渠道时,就选择了被市场对待的方式。尊重价值链的每一环,便是尊重企业自身的未来。这场静默的渠道革命正在重塑中国医药行业的竞争规则。它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没有健康的价值链,便没有可持续的市场。当企业从掠夺者转变为生态建设者,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便能在行业剧变中开辟新航道。医药营销的终极智慧,或许就藏在这句古老的商业格言中:“利他,是最深远的利己。”

来源:动销药话

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并删除。

12条评论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
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
 合作单位

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
客服热线 010-60315260   广告垂询 010-60315260    运营机构:盈时代供应链管理
举报热线:18500294029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邮编:102401    Email: cmsu01@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京ICP备202202948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人才招聘   |   诚挚征稿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