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连锁药店负责人为国货美妆品牌珀莱雅站台,珀莱雅要入局药店?
01
入局药店,珀莱雅早有谋划
日前,招聘平台上一则OTC分销经理的职位信息,揭开了国货美妆龙头珀莱雅的战略新动向。月薪1.8万至2.5万元,要求3年以上OTC线下销售经验,美妆经验优先——这是珀莱雅首次发布OTC渠道相关岗位。
同时,“珀研生物”视频号近期密集发布九州大药房、康佰家大药房、温州布衣大药房等多家药品零售企业负责人为珀莱雅站台的视频。
其实,珀莱雅进军OTC渠道的布局早有端倪。今年5月,该公司推出首款械字号产品——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贴,采用专利XVI型重组胶原技术,被业界视为进军药店渠道的“敲门砖”。
珀莱雅与杭州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关联引发关注。虽然股权穿透显示两家公司并无关联,但珀研生物的招聘信息地址均显示为“珀莱雅大厦”,其视频号五条内容均标注“珀莱雅”,简介更是直接写着“珀莱雅-让美丽与健康同行”。
珀莱雅OTC分销经理的职位要求透露出更多战略细节。该岗位需负责竞品分析,特别要求“建立美妆OTC竞品监测体系,深度分析可复美、薇诺娜等品牌的渠道策略”。
这一要求直接指向药店渠道的两大头部品牌——薇诺娜和可复美。
据悉,在药店渠道,薇诺娜主要与连锁药店共同谋求品类突破,联手合作打造大单品和IP。如专供的系列新品,薇诺娜针对药店对功效化妆品的需求,推出了多重肽的修复系列。
02
70万药店的市场,还是蓝海吗?
“目前中国有70万家药店,我们现在已覆盖了10万家。”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集团董事长郭振宇透露了该渠道的巨大潜力,“(薇诺娜)是OTC渠道排名第一的功效护肤品牌,未来的目标是达到25万家药店覆盖。”
在药店的第一轮多元化浪潮,担当主角的无疑是“化妆品”,即有功能性的化妆品,典型代表为贝泰妮旗下的产品薇诺娜。薇诺娜和连锁药店的合作从2016年已开始,不过当时的销售只有50万元左右,到2022年薇诺娜的营收已达48.85亿元,药店渠道的占比为15.7%,约为7.67亿元。
据《中国零售药店功效性护肤品趋势白皮书》的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零售药店功效性护肤品市场销售额达到22.7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56%。目前,薇诺娜和可复美这两大品牌已占据OTC渠道60%以上份额。
有专业的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功效性护肤市场规模将达841.4亿元。欧美发达国家的功效性化妆品占化妆品市场的60%以上,但中国的占比还不到20%,发展潜力巨大。功效性护肤品在美国、日本等国是药店重要的品类,通常销售占比达20%以上。
这一蓝海显然吸引了不止珀莱雅一家美妆品牌。据悉,上美股份正以3万至4.5万元的月薪招聘OTC渠道总监,要求五年以上医药行业连锁药店营销经验;福瑞达则宣布2025年将覆盖10个千万级药店连锁,推出100个“妆药食”SKU……头部美妆企业布局OTC渠道已成行业趋势。
有专业人士指出:“OTC渠道将成为美妆生意新的机会点,拥有数十万家网点的药店,将成为万亿美妆的新终端。”
03
机遇和挑战并存,“痛点”如何解决?
药店渠道对美妆品牌的吸引力来自多方面:一是药品毛利较低,药店有扩容高毛利品类的需求;二是消费者天然对药店销售的产品有更高信任度;三是医保制度推动了械字号产品在药店的销售。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店渠道并非易啃的蛋糕。福瑞达生物股份董事长高春明直言:药店做美妆面临三大痛点——“选品不专产品单一、缺乏私域会员运营能力、缺乏专业的销售场景”。
首先,研发投入不足成为入局“械字号”赛道的隐忧。据悉,珀莱雅2024年研发费用率仅为1.95%,而销售费用率高达47.88%。敷尔佳的情况更为极端,2024年研发费用仅3482万元,占总营收1.73%,而销售费用达7.48亿元,占比37.08%。
“过去化妆品企业尤其是国货化妆品企业,整体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在营销方面投入较多,这跟医药企业的做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指出。
其次,消费习惯的培养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迄今为止,消费者还没有形成到药店购买功效性化妆品的消费习惯,国货品牌想打开药店渠道并不容易。
此外,目前全国定点药店占总数的70%以上,许多地方医保部门还未对非药“解禁”。国家药监局曾特别提示消费者:医用敷料不能作为日常护肤产品长期使用。这一监管要求对希望将械字号产品常规化的美妆品牌构成挑战。
未来,药店货架上薇诺娜的蓝色包装旁,即将出现珀莱雅的红色logo,在这场渠道变革中,70万家药店正成为国产美妆品牌的新战场。
但别忘了,珀莱雅们面临的不仅是可复美、薇诺娜等先行者的竞争,还有药店渠道特有的选品、运营、场景构建难题。
当功效性护肤品以56%的年增速在药店渠道狂奔,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重营销轻研发的国货美妆,能否真正承载起药店渠道的专业信任?
来源:米内零售观察
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并删除。
- 上一篇:暂无数据
- 下一篇: 即时送药时代,O2O增速35%突破300亿元,三大平台疯狂补贴拼杀市场!